第10部分 (第3/4页)
子,给自家远嫁的姑奶奶暂住(扬州至京城要几月的行程)。
林黛玉就这样在上香的时候有幸见到了自己未来的后妈。
长的不错,脸很端庄,一看就是大家闺秀;身板儿也长得好,旺夫旺子。怎么看怎么不像是生不出孩子的。
陈府的人很和气,几世世家的体统在这个时刻展现人前。出入的下人循规蹈矩,恪守礼仪规范,丝毫无一点无礼之处。陈氏在江南一带为官的族叔,族兄皆派内院夫人及亲信来扬州帮衬。一时人来车往,羡煞世人!
林黛玉偷笑着很满意,然后托王嬷嬷做了件很不符合当时闺阁女儿家做的事情:把贾敏在世时最喜欢的一枝金凤步摇送到了备嫁的陈氏手中,同时还带了一句话,“这是我母亲的,如今给了母亲。我,玉儿在扬州等着母亲。”
东西送到了陈氏的手中,陪嫁的嬷嬷当场落了泪。
陈家原先是不同意这门婚事的。本来嘛,林如海再好,几代单传,先头的嫡妻也无子而逝,真不是结亲的好选择。何况陈家如今风头正盛,族中女儿真不至于做人继室填房。
陈家又有着多子的名号。万一出嫁的姑奶奶不幸没有子嗣,不是打自家脸吗?奈何当今和皇后从中牵了线,圣意难为。
自家祖上和皇家也搭着些亲,上位者的心思虽难猜,多少也有点意思在里头,陈家才勉强同意。
撇开林如海足够当陈氏爹的年纪,至少有一点好:林如海历经两朝深得圣心,早过了血气方刚然后遇事犯二的年纪,不会惹事拖后腿。至于以后吗?自家姑奶奶自家清楚。
继妻与嫡妻所遗孤女相处融洽,是最好不过的事情。多少继室因着前头嫡妻留下的子女吃了不少亏,白给人做嫁衣裳不说,还落不着好。
你对孩子好了,人家说你故意把孩子养歪,为自己亲生子腾位置铺路;
你对孩子不好了,话就更刻薄难听了。一个不修妇德,为长不慈,就能休书一封,只有投缳的命。真是进退两难!
女人又是个感性动物,哪怕知道一本万利,陈太太心中还是有微微酸。
女婿和自己年龄差不多这件事实在是太虐了。不过还好,理智占上风,陈太太终究克制住了摆“恶丈母娘”款儿的念头。结果收获惊奇。
“有意思。”拿着嬷嬷递过来的步摇,陈太太哭笑不得。
这算什么?私相授受?性别也不对呀?拿你亲娘的爱物送继母,炫耀?也不像!笑着问嬷嬷,“瞧着姐儿是什么样儿的?”脾气好不好?教养好不好?
嬷嬷的脸瞬间扭曲了,要笑不笑:“姐儿倒是好的。只是,”咬咬牙,声音像是掐着喉咙极无奈地说出来似的,“太太还记得大奶奶进门时老太太的样子?”就那样!
陈太太瞬间瞪圆了眼,随即掩饰性地拿帕子揉了揉眼睛。陈老太太在陈家是个难得的萌物。年纪越大越像老小孩,几乎每隔几天就要搞些令人欲哭无泪的小事情出来。
还记得大二媳妇儿进门那天,陈老太太前晚做了一个梦,愣说是胎梦,然后第二天就死盯着人家肚子看。好像瞪一下,重孙子就立马从大孙媳妇肚子里出来似的。
就算是胎梦,难道不该是陈大奶奶做的,比较灵验吗?
这林家姐儿小小年纪怎么?陈太太也不知道说啥了!要换成林老太太在世,她还能说盼孙心切。这个?实在是,找不着形容词了!
“听说,林家姐儿是在京城外家的外祖母跟前儿长大的。”嬷嬷也知道自家老太太啥样儿,觉着一个小姑娘家家的身上莫名露出老太太挑儿媳、孙媳的感觉不是啥好说好听的。想了半天,找了个比较说得过去的解释:小孩子嘛,好奇心重,总喜欢模仿亲近之人的举止。
陈太太点点头,荣国府老太君史氏的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