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3/4页)
氏就没了,自己也早和舅家断了来往,真不知道表兄妹是啥相处模式。
好容易打听清楚了林姑父那个“神秘”的继室的消息,冷汗都下来了,也就没顾得上林家内院的林黛玉。直到京里传来一则大喜的好消息:二房的大小姐元春,早年进宫做了女史,去年刚升为“婕妤”的那位,得了皇上的青眼,晋了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随之而来的是贾母的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林妹妹带回京。贤德妃想念敏姑母了!圣上恩准后宫女眷省亲,贤德妃想在省亲时见见敏姑母的独女。
若说贾琏这辈子怕的女人有几个,林黛玉绝对排行前五。他生的晚,可也听府里老人说过太祖母,也就是第一代荣国公夫人贾源的妻子的某些丰功伟绩。比如说:老太爷、老太太最怕这位了。
在贾琏心中,老太太史氏是权威,是不可反对的存在。而不巧,林黛玉刚入府不久,府中就有老人说出“林表姑娘甚肖老国公夫人”的话来。(其实,就相当于原文张道士说宝玉最有老国公爷品格的话,纯属拍马!)
从此,林黛玉林表妹在贾琏心中就是个绝对特殊的存在,其形象地位直逼老太太史氏。而贾琏从与其短暂少有的几次接触中,都有一种面对太祖母的感觉。哇靠!太恐怖了有木有!
所以,现在,贾琏很没骨气地想把嘴里关于劝告林妹妹回京的话咽回肚子里。只好曲线救国,转而与比较像正常长辈的林姑父打商量,以及和像正常小姑娘的紫鹃、雪雁二位丫头说说话。
好不容易回了扬州,放着自家不呆,干嘛还要去京城?雪雁小盆友很不乐意,一张小嘴撅得老高。
去,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想啥!宝姑娘说是进京采选的,到今天都没动静。结果宝二爷才去看了她那个什么劳什子金项圈儿,府里好好的就传出“金玉良缘”的话来。
当我们没脑子吗?你稀罕那天降的宝贝疙瘩,我们姑娘还不当回事呢!你要良缘你去好了。好不好的,怎么就凭空传我们姑娘“刻薄”,“小性儿”,“白吃白喝打秋风”了?真当谁是傻子不成?
我们姑娘没了妈,她不也没了爹,谁还比谁强不成?等我们继奶奶入了府,看你们再嚼什么。有本事,也找个“继爹”来呀?听说那边儿府里尤大奶奶的继母嫁进门就带了两个拖油瓶呢!人家还是正经官宦家小姐呢!去!
雪雁选择性地忽略了尤老娘的出身,只拿尤氏的身份说事。
用脚趾也能猜到那什么得了福的大小姐省亲时会拿姑娘和那个来咬舌,傻子才上赶着呢!又不是挑萝卜青菜!
雪雁真相了,林黛玉真是这么想的。可她有自己的打算,又不能和贾琏直说,毕竟她还是个姑娘家呢。总不能说“我不是怕你们家传出什么话来,只是这继母是我盼了很多年的,不能出半点差池”,这点脸面还是要的。
只好抹着泪儿地对林如海说:“表姐大喜,我原也想亲自贺的,也好见见娘娘的风采。偏我在外祖家一住多年,不曾有一日在父亲面前尽孝。如今,父亲身子抱恙,女儿怎能离开左右,只怨我没福吧!”
林如海刹时心软了,只好婉言谢绝。又让管事的备下贺礼,让贾琏带回京城。贾琏只好带着满满一船东西回了京。没办法,京里催得紧。
6元春欲省亲,王夫人谋算林家财
林黛玉回了扬州,贾宝玉先几天还没啥感觉,蛮哈皮的。他是有了“姐姐就忘了妹妹”的主儿。加上老祖宗把爽朗娇憨的史湘云接了过来,老爹又没有对自己各种不假颜色。因林妹妹一走,那个死鱼眼珠子的王嬷嬷也跟着走了,身边的丫头们立马感觉天也蓝了,花也香了,鸟也可爱了,个个对着贾宝玉各种小意奉承,贾宝玉小盆友明显地爽歪歪了起来。
可是吧,世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