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 (第2/5页)

之人,从未想到要不服从中央管辖;二是谁也猜不到汉灵帝会早死,以至于太子年幼,不能执政,进而演变成何进欲诛杀宦官反为其害、董卓进京等事情,这后来之事是完全出乎群臣的意料之外的。

灵帝大喜,道:“何爱卿真乃朕之肱骨之臣,虑事如此周全,何愁黄巾不灭。太尉和大将军方才共同保举了四位领军之将,大将军又建议各州郡募兵抗击黄巾,不知众爱卿可有其他补充?”说完,扫视了群臣一遍。

这时,杨赐再次出言道:“陛下,既然派兵讨贼,并且让各地加强戒备,但京师的防御不可不加强,还请陛下让大将军统率左、右羽林军,屯兵洛阳,拱卫京师,并星夜调兵进入洛阳外围的函谷、广成、伊阙、大谷、轩辕、旋门、孟津、**津八大军事关隘,以加强京师外围防御。”

杨赐确实老谋深算,考虑问题极为全面,洛阳乃是天下之首,一旦京师震动,天下不战自乱,所以这洛阳的防御是必须要加强的。一旦洛阳的防御得到加强,黄巾军便只能在各地造成一些动乱,经过大汉军队的镇压,必然不会长久。

经过杨赐的进一步补充,这个计划已经算是十分完美了,根本不需要再有什么补充了。如果有的话,也只是兵源、粮草等等事宜了,当然这些问题对于当今皇上来说就算不得什么大事了,只要能将方案定下,还怕没有兵源、粮草吗。

见众人没有一个人再开口,灵帝便道:“既然如此,封皇甫嵩为左中郎将,卢植为北中郎将、丁淮为右中郎将,朱儶为南中郎将,命令四人接旨后立即赶赴洛阳,各领精兵五万,讨伐黄巾军主力,具体平乱方案可有大将军和太尉共同制定;另外,命令各地州郡加强防御,招募新兵,讨伐本地小股黄巾。大将军何进统率左、右羽林军,屯兵洛阳,拱卫京师,还令大将军立即调兵进入洛阳外围的八大军事关隘,以加强京师外围防御。最后一点,此次抗击黄巾的四位爱卿之中,战功最为卓越者便可获得‘大汉第一名将’的称号。”

正文 第四章 匆忙起义

16K 更新时间:2009…9…28 15:33:02 本章字数:2763

为什么何进刚刚担任大将军便知道朱儶之能呢,也许大家很是奇怪,其实是何进知道灵帝必然急欲平定黄巾,急需领军将才,所以在上朝之前何进已经问过群臣,朝中有谁可为领军之人,结果得到朝中公卿共同推荐的只有两人,一个是卢植,另一个就是朱儶了。

大汉末年,可谓是人才凋零,并没有什么名将,直到黄巾之乱突起的时候,灵帝朝中的将军竟然无一可以上阵平乱。后来在杨赐的保举下,灵帝才起用了当时的北地太守皇甫嵩和尚书卢植以及谏议大夫朱儶三人。

本来,皇甫嵩、卢植和朱儶被誉为汉末三大名将,黄巾之乱的平定可以说全靠了三人,其中以皇甫嵩的功劳为最巨。但是,由于丁淮的出现,使得黄巾之乱的平定日期提前了半年,历史的改变更为明显。

且说灵帝当天下旨,令人快马送往北地和汉中,命令二人接到圣旨之后火速进京,同伐黄巾。

三天后,圣旨便到了丁淮的手中。

接到圣旨后,丁淮大喜过望,没想到自己也被封了中郎将,并同皇甫嵩、卢植、朱儶一起参与平定黄巾,实在是大出丁淮的意料之外。因为历史上平定黄巾之乱的三个中郎将分别就是皇甫嵩、卢植和朱儶,还有一个董卓则是后来之事,并且董卓只有一战还是大败。丁淮原以为能够在黄巾之乱的时候能够趁机占领武都、阴平两郡就已经不错了,没想到天上掉下了一个大馅饼,落在了自己的头上。

“恭喜主公,如此一来,主公必将会名扬天下,成为大汉第一名将。”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阎圃急忙向丁淮恭喜。

“呵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