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2/4页)

解释给天启帝朱由校听。

“王公公此法不妥,信王爷刚刚十五岁,按照祖制还不到大婚的年龄,而且如此做法可能会害了王爷的。”魏忠贤忙反对道。

朱由校也在考虑,祖法不可废,但朱影龙这样下去他这个做哥哥的实在心里不好受,按照王体乾的说法,这个方法也只有一半的希望,心中委实难以决定。

“皇上,奴婢认为信王爷虽然年纪小些,但并非**岁孩童,百姓中尚有童养媳之事,祖法虽不可违,眼下信王爷刚病,病情还不甚严重,倘若等上两年,病情恶化,失去最佳的医疗时机,到时候追悔莫及呀!”王体乾极力劝说道,语气颇为恳切。

天启帝内心不由有些意动,祖制他自己都不知道违背了多少了,比如上朝礼制,一天三朝,他哪一天真正做到过,而他也最烦的就是这些祖制了,自己不也是早早的通晓男女之乐了吗?况且十四五岁结婚的在民间一点都不稀奇。

魏忠贤瞧见天启帝脸上颇有同意的意思,忙转风道:“王公公说的也未尝不是没有道理,但是此事若是让百官和皇后娘娘知道了恐怕会不同意的,尤其是都察院的那些御史们要是闹起来怕不好收拾!”

“这是朕的家事,他们反对又有何用,百官那边你去处理,皇后那边朕去说。”朱由校起身下决定道,放下手中的活计,往坤宁宫见张皇后去了。

第二天,天启帝就给礼部下旨,为信王选妃,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反对,更有御史痛哭流涕的跪在宫门外死谏,正好被魏忠贤借机处理掉一批所谓正直的清流,替信王选妃一事算是定了下来。

还为怎么走出皇宫一事而绞尽脑汁的朱影龙却怎么也没有想到,本来还有两年才大婚的他,居然因为这个变故突然提前了,想不到自己恪守言多必失装傻居然给他带了这么一个间接的好处,也就是说历史从现在开始已经有了小小的改变。

经过顺天府和礼部细细筛选,终于选出七十七名淑女,经过皇后亲自把关,最后选中城南兵马司副指挥史之女周滢宁为信王正妃,商人田宏遇之女田淑兰、首辅叶向高的孙女叶涟漪为侧妃,本来以皇后的意思叶向高的孙女应为正妃,但天启帝不同意,加上刘老太妃也对周滢宁非常的满意,认为她性子温和,持正严谨,是正妃最合适的人选,一锤定音,张皇后虽然掌管内宫,但刘老太妃可是她奶奶级别的长辈,宫中资格老,说话甚有分量,也就同意了这个一正二侧的方案,不过她倒是对这个所谓“冲喜”有没有效果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但有魏忠贤从中作梗,加上丈夫也鼎力支持,还有一个什么丈夫的乳母“奉圣夫人”客氏也从中搅和,张皇后在后宫已经是处境艰难,再说选出的三女跟魏党一伙人没有任何的关系,百官就不指望了,如今朝政被魏忠贤把持,所以也只能同意了。

当圣旨宣读到勖勤宫的时候,蒙在鼓里的朱影龙傻眼了,他印象中,周、田二女是自己的妃子,但叶向高的孙女突然把本来应该是他的妃子的袁氏给取代了令他大惊不已,难道历史真的改变了?圣旨还是徐应元代他接下来的。

前来宣读旨意的是司礼秉笔二号太监李永贞,正待上前恭喜一下信王朱影龙,突然看到朱影龙一脸的痴呆像,便厌恶似的把脚马上缩了回来,挤出一丝笑容朝徐应元拱了一下手,带着手下匆匆的就走了。

“王爷,您有大喜了!”徐应元、嫣红等太监、宫女们一齐给朱影龙道喜道。

“我大喜了!”朱影龙嘴里冒出四个字来,脸上似笑非笑,似哭非哭,把跪满一地的太监和宫女们吓了一跳,这傻了也就罢了,被给整疯了,那可没日子过了。

朱影龙当然不会疯,他已经适应了自己现在的身份了,只不过愁了十几天的事情一下子居然解决了,他一下子开心的过了头了?想不到在前二十五年朱影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