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第1/2页)
此判決一出,震驚朝野。
聽聞季方盛的那首孔廟獻詩中云:&ldo;丹霞蔽日龍在淵,葉底藏鴉花見深。&rdo;
原本是描繪景色的詩句,刑部卻認為&ldo;丹霞蔽日&rdo;、&ldo;葉底藏鴉&rdo;是在說官員隻手遮天,蒙蔽聖聽。而&ldo;龍在淵&rdo;則是暗諷皇帝無能。龍不應該在天上麼,怎麼會到淵裡去?
故而刑部彈劾季方盛時,說他&ldo;包藏禍心,訕瀆謾罵,愚弄朝廷,妄自尊大。&rdo;又言&ldo;他少年成名,素日紈絝,狂放傲慢,因在鳳麓書院留居兩年都未被朝廷重用,故而心有不滿,便寫下荒謬之詩,借其濫名,以辭惑眾,影響甚大。如不對其嚴懲斬首,恐會擾亂民心,以曲不正之風。&rdo;
可季方盛這首獻詩中,偏也是這兩句最廣為流傳。因而事發後,為避諱不正的言辭,眾人也便將此案稱為&ldo;藏鴉詩案&rdo; 。街頭巷尾,皆議論紛紛。
誰也不曾想過少年成名的長安詩人季方盛,卻因自己的一句詩,便被送上了斷頭台。
季敞兩袖清風,為大寧朝殫精竭慮,奉獻一生。寧帝體恤季敞年邁,無法管教幼子,才教出次子這般作為。雖然逆子無德,但也可法外容情,不追咎父母失教之過。
卿如許得知這一切時,在寒風中站了許久。
昔日她為了博得寧帝一面,便是讓阿爭偷偷潛入蔡老的房間,偷偷放了自己的諫言冊子。如今想想,她真是開了一個很壞的開頭。
阿爭聽說以後,也嘆了口氣,&ldo;沒想到那季公子竟也是個秉直不阿的人,願意替混族人討公道,是條漢子。咱們拂曉大多人都是混族人,聽說了此事,也都為季公子鳴不平呢。&rdo;
第一輪批卷後,會有一次試卷複議,需在各部的監督下由閱卷人一同商議確定。因今年情況特殊,複議的地點是在紫寧宮的珍墨館。卿如許便同南宮暮辭代表大理寺一同出席。
複議臨近尾聲時,寧帝的鑾駕也到了。
因為此次設立的鄉試是單獨加考,因而考題也融合了以往鄉試與秋闈的考核內容。寧帝簡單地問了問此次鄉試考試的情況,翰林院院首裘翁擇選出幾張上佳試卷,送給寧帝過目,盛讚大寧才華豐茂之人甚多,江山代有才人出。
許是借著寧帝心情大好,鳳麓書院總管大學士蔡老便上前跪下,道:&ldo;陛下,方才聽得諸位品評今年仕子的文章,確實文辭錦繡。昔日楚離國平宋宗重武輕文,大字不識者都位及宰相,武將無治國之能,窮兵黷武,造反專權,這才釀成立國五年便覆滅的悲劇。要知宰相須用讀書人。&rdo;
眾臣皆以為蔡老是在稱讚寧帝重視文人,皆紛紛點頭。
然而蔡老話音一轉:&ldo;如今各國初定,咱們大寧也正是用人之際,若論兵力,各大國久戰不止,都已疲憊,兵力之差相去無幾,而以後各國相較的,便是治國之才了。死一名文人是小事,可寒了天下仕子的心,卻是大事啊。&rdo;
先前還點頭表示認同的臣子,立時呆若木雞。
寧帝面色不虞,道:&ldo;蔡老,你說說,什麼叫寒了天下仕子的心?&rdo;
蔡老伏地叩了一首,一頭銀髮在陽光下愈顯老態龍鍾,但那一身脊樑卻錚錚:&ldo;枉顧科舉不以門第出身論人之規矩,又查點字句之破綻以羅織罪名,這便是要寒了天下仕子的心!&rdo;
珍墨館靜若無人,只聽得蔡老的聲音迴蕩在館中。
&ldo;我大寧地處富饒之境,周圍諸國皆虎視眈眈,今日便有仕子罷考,明日便會有仕子起義。我大寧江山還需這些有才能之人去守,去護。若是科舉考試的規矩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