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3/4页)

听得目瞪口呆。

“现在,只怕整个大魏权贵都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了。”高平公无所谓地道,“还去拉拢她?就怕拉回一身祸端。就让那些蠢货去巴结吧,到时候诛九族可跟咱们没关系。你们过去好找寇天师问道,但是从今日起,告诉府上任何人都不许和国师府有往来。”

“……大人,此事当真?”

“呵呵,不信你们大可看看崔浩那老匹夫,他今日虽然在朝堂上替那贱民说了话,可不过是看皇上心思说事罢了。我敢打赌,他一定不会去拉拢那贱民。”高平公搂住了嫡妻,“现在,那个小丫头可是众矢之的,脑袋能在身上待几天还不知道呢。就算皇上如今要保她一段时日,但是她得罪的权贵可容不了她。无知贱民,命悬一线还不自知,真是可怜。”

他口中说着可怜,面上却是一副看好戏的模样,“我们哪,隔岸观火就行了,免得惹火烧身。”

打开圣旨仔细看了看,高平公皱起了眉头,“看来,皇上确实是要动手了。”

 。。。  

第17章 【钗头凤】17

第17章 【钗头凤】17

刚万分不舍地送走昙无成,国师府里又来了人。

不过这次来的人,可就没有昙无成那样让楚离欢喜了。因为来的是个宣旨太监,召楚离入宫觐见。还送了官服来。

楚离一看,这官服也真是奇特,竟是一身藏青的锦绣道袍。楚离嘴角抽动,她又不是道长,穿什么道袍啊。

楚离不愿意穿。她早饭还没吃呢,就让她换官服上朝,心里是一千一万个不乐意。更何况,原来也没见寇谦之穿什么官服啊。宣旨太监等得久了,不由得催了两句,楚离只当听不见,慢慢磨蹭就是不理。她对皇宫可没什么好感。

等到东边日头大亮,楚离才正正衣冠,慢慢踱步晃了出来。宣旨太监一看,心里老大不开心。这个小国师竟然还没换衣服!可他也不敢再耽搁了,要是再让楚离回去换衣服,指不定得换到什么时候呢。只怕到时候早朝都下了,那时皇帝怪罪下来,他可担待不起。索性由着楚离去,反正不穿官服,有罪的是楚离又不是他。

朝堂之上,拓跋焘一眼看见仍旧粗布麻衣不改的楚离,脸就阴沉下来。楚离离得远,又不能正眼看皇帝,自然就看不见他神色。文武百官却是偷偷瞄着皇帝脸色呢,满朝文武本来就对楚离着装不满,如今看见皇帝神色,心中无不暗自嘲讽。这无知贱民,怎可堪当国师大任!更何况还是个女人。就只等着皇帝发怒,让这个小姑娘吃些苦头离了这里。

哪料拓跋焘阴沉之色只是一闪而过,竟对楚离笑道,“国师免礼,怎么这样就上朝来了?”

楚离道,“启禀皇上,民女……微臣看那官服,竟似道教着装。可微臣既非道教中人,怎可穿它门中服饰?所以没穿。”

群臣哗然。

拓跋焘问,“爱卿不是道教中人?”

“自然不是。”

“那也当不是佛门中人。”

“也不是。”

拓跋焘顿了顿,“可是出家人?”

“算不上。”

一番问下来,群臣议论纷纷。

高平公李顺李尚书道,“皇上,以女子为国师,已经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更何况这小女子又非出家人,何德何能堪为国师?”深受皇帝宠爱的尚书一开口,朝中大臣立刻分成三派,不少人跟着李顺进谏,“请皇上三思!”

拓跋焘没说话,一旁东郡公崔浩崔司徒上前一步道,“李尚书此言差矣。楚离年纪虽小,然则月前清凉峰辩法,文武百官所共见,敢问诸位有谁能与她一辩?女子之身又何妨?李尚书博学多识,岂不知,殷商之时女将军妇好上阵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