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西域长史(2) (第1/4页)
到了西域长史府门前,舒晏报名拜见。
这位长史姓索名靖,听说朝廷有派去大宛的使节拜见,不敢怠慢,请进署衙。
互通了姓名后,索长史惊讶道:“原来你就是鼎鼎大名的舒先生,果然气度不凡,后起之秀。索某虽久戍边疆,然先生的大名却是如雷贯耳。令祖舒博士,学问渊博,又耿直忠君,你们舒家真是世代英才啊。”
舒晏见对方风度不凡,颇有豪爽之气,且年纪要长似自己一辈,就谦恭道:“索长史言重了,在下怎么敢当。若论家世,索长史才是当之无愧的名门呢。”
索靖确实是敦煌郡的名门出身。舒晏此话也并不算胡乱恭维。索靖知道舒晏乃是寒门出身,不好再提及家世的话,就问舒晏道:“听闻舒先生一直供职在尚书台,如今怎么会去出使大宛呢?”
舒晏尴尬一笑:“在下的仕途曲曲折折,不提也罢。总之是朝廷有命,就要服从。就像你们做武将的,今日要征东,明日可能要戍西,总没一定的,我此次去大宛也是朝廷临时决定。因为在下对大宛国内情况不甚了解,唯恐到了那里不受大宛王待见,有负皇命,闻得索长史经略西域,在西域诸国之中甚有威望,所以想请索长史向大宛国王书一纸行文,为做稳妥之意。一来有功于朝廷,二来在私人情面上,在下也是不胜感激。”
索长史手拂须髯听着舒晏的话,稍顿片刻道:“此事于我倒不难。只是如今的形势已经不比先帝在世时。即便我行书于大宛王,也不能保证你顺利拿到汗血马。”
舒晏诧异:“我有皇上的诏书和西域长史的行文,还怕他大宛王不给面子吗?”
“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简单。西域诸国在汉武帝时起就被纳入大汉版图,彼时设置西域都护府统管三十六国,原本相安无事。可是这里毕竟距离中原太远,鞭长难及,又有匈奴人从中作梗,挑拨离间。在朝廷强盛的时候自然没什么,一旦朝廷式微,有些国家就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西域诸国饱受匈奴人的侵扰,大汉与西域联合打跑了匈奴,朝廷设置都护府经营西域,一则可以震慑匈奴人,二则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互通有无,和平共处,这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还有人要破坏这个安定局面呢?”舒晏不解地道。
“你这样想,我这样想,西域大部分人也都是这样想,可是就有一小部分人不这样想。总之是权力之心在作祟。这些国家虽小,却也像中原天朝一样无时无刻不充斥着王权之争,处于弱势的一方想要夺权成功,就必定要拉拢外部势力。比如这个鄯善,据说也是中原之苗裔。其国本受匈奴威逼,在大汉将匈奴打败后,鄯善王当然是亲汉的,但在王位争夺中,亲匈奴的一方占了上风,夺了王位。后来几番反复,有一次更在匈奴人的挑唆下,杀害了汉使。”
“如今匈奴已经四分五裂,想必鄯善王一定是死心塌地得很了。”
“哪还有什么鄯善王?如今鄯善王已废,这里就像酒泉、敦煌一样,是个郡治。”
“原来鄯善国变成了鄯善郡了,那其他三十余国呢?”
“汉衰以后,这些国家也像东周列国一样,互相攻伐,互相征讨,如今只剩下十数国。”
“如此说来,这些国家通过兼并,已经变成了大国,可以跟大晋对抗了,所以你才说了前面的那一番话是不是?”
“那倒不是,即便这些国家再强大,只要大晋主体不出乱子,也完全在西域长史府的可控范围之内。可问题是如今朝廷日渐式微,武备松弛,腐败昏庸,尤其是齐万年带头起兵作乱之后,这些异邦番国都在密切关注着事态发展。国内政权稳固的还好些,那些存在不稳定势力的国家就难说了,不臣之心不可不防。不但西域诸国......”索长史说到这里顿了顿,“舒先生虽是朝官,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