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5页)

想法,数学课便成了我“开小差”的最佳时机,我在数学课上看闲书,和同学递纸条,要不然就是“思想抛锚”。有一次,我想起了《西游记》里的情节,不由得两眼发直,嘴角挂笑,端坐在座位上魂不守舍,完全进入到虚拟的故事情节中去了。我想像着与齐天大圣把酒言欢,体会“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的乐趣,当猛听得半空中传来一记怒喝:“马咏梅”!惊得“大圣失色,群猴散尽”,我知道王老师在叫我,忙不迭地站起来。老师怒斥:“瞧瞧你这副样子,还知道自己姓什么吗?”

我当时一半是故意,一半是开玩笑,脱口答道:“爷爷姓孙。”

全班爆发出一阵大笑,王老师的脸顿时变得煞白。下课后,我被王老师叫到办公室去责骂了一通。回到教室时,“好事”的男生走过来逗我:“唉,孙子,孙子!”当时我心里正不自在,便冲过去与他扭打在一起,混战中我顺手抄起一个石子往他脑袋上砸了去。他松开我,用手捂住头,鲜血从他的手指缝里涌出来。看见躺在地上号啕大哭的他和血迹,我被吓坏了,撒腿便向家里跑去,将自己反锁在卧室里。

那天傍晚,校长、班主任、王老师还有被我打伤男同学的父母聚集在我的家中。父亲当着所有人的面狠狠地踢了我一脚,其实并不是很疼,但我哭得非常伤心。

这件事过去之后,父母和老师联合起来对付我这个“大人物”,我的座位被调到了讲台边上,自成一行,与所有的同学隔离开来,取名“特殊座位”。每天放学前我得到老师的办公室里将一个小白皮本本交给他们签字,然后他们把本子交给比我小两岁的妹妹,由她交到父母亲手里,第二天的清早我又得亲自将这个剥夺了我人生自由的本子交给老师。天天如此,直到我的小学生涯结束。在那些失去自由的日子里,我变得格外沉默,惟一与我亲近的是我漂亮的小妹妹。每晚睡觉前,我会给小妹妹讲我从书中看来的故事,而她瞪着大眼睛,佩服地看着我:“姐姐,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啊!”这个时候,我感到格外地满足。

我沉默地过了一段时间,父母亲开始着急了,他们引诱我说话,哪怕是评价饭菜的好坏,上学路上的见闻,可我的态度还是那么消极,拒绝与他们交流。

我受了打击,又得到与安抚完全相反的待遇,实在没有心情去关心他们的感受,但父母却想得很多很多,每看到报纸上登载的一些小孩子被坏人拐骗,或者是出走以后就再也找不回来的消息,他们就会有意无意地当着我的面讨论。

父亲甚至为了我请教过一位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老师,他给成绩偏差的孩子下了结论,说我们的特征大致是:性格孤僻,脾气暴躁、好动、逆反心理强等等。他建议父亲正确引导我,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甚至举例说明:某城市的一名小学生因为成绩不好,心理压力大而跳楼自杀了。父亲听了他的话以后对号入座,焦灼不堪。我常在入睡前听见他们在自己的卧室里讨论我,为我计划了种种可能,居然还想到我也许会做出一些最最令父母提心吊胆的傻事。听到这些议论我心花怒放,躲在被子里偷偷地笑,原来父母亲这样在乎我这个坏孩子,这倒是我没有想到的,我感到幸福极了。

为了令父母亲继续重视我,我还是坚持沉默是金的原则,这样一来,我在家里的待遇逐渐得到了改善。一天傍晚,父亲居然叫我到主卧室里去看电视,而这在原来是绝对不可能的。我走入父母的卧室,那里摆着家里惟一的奢侈品——一台彩色电视机。那时我们的厂区已经能收看到卫视中文台,而当时我看到的正是这个台转播的节目:一九八八年环宇小姐大赛决赛晚会。

我曾经作过很多次回忆,想记起这个日子的具体时间和日期,但遗憾的是我怎么也回忆不起来,但就是在这一天,我拥有了一个改变我一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