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第1/2页)

各種火器試驗的結果,雖然每種火器都有各自的用途,但就李彥來看,真正有用,並且代表了未來發展趨勢的,也就是火繩槍,至於火箭、快槍之類的,雖然有用,無論威力還是射程都比不上嚕密銃、鳥銃等火繩槍。

這個結果和李彥想的差不多,不過火繩槍地製作要比火箭之類的更加複雜。

此外,火繩槍的種類也不少,譬如鳥銃、嚕密銃、掣電銃、鷹揚銃、三長銃等,這些銃在明軍中都有使用,各有優點,李彥則像在這個火銃的基礎上,設計出一種全新的長銃,以代替這些五花八門的火銃。

這些火銃大致可以分為幾類,一種就是單管長銃,如鳥銃、嚕密銃都是;一種子母管長銃,也就是帶子銃的,如掣電銃;還有一種多管長銃,如雙管銃、三管銃;還有短管銃。

雖然遼東需要大量的火器,李彥還是抽調出一部分熟練工匠,開始新銃的研究與定型:&ldo;這種新銃,基本是以單管長銃為主。你們地任務,就是試驗不同長短、口徑、厚薄地銃管,發射鉛彈的效果,然後記錄下來,這會是新式火銃定型地主要依據。&rdo;

李彥想將精作坊地製造方式先引進到火銃的研究與製造中,除了單管長銃、雙管銃、手銃。以及子母銃,在當前的條件下,似乎都有發展的必要。

子母銃可以將子銃事先裝好,使用時直接將子銃裝到母銃中,然後射擊,射擊完成後,取下換另外一枚子銃,雖然對射程和準確度有些影響,卻能使射擊速度大為提高。

通過對軍器局火器的了解。李彥認識到明軍的火器其實並不差,射程與威力都可以,雖然有炸膛。但是並不常見,李彥接受軍器局以後,引入精作坊精密製造地方法,可以使得炸膛率進一步降低。

至於火器的使用,從戚繼光甚至更早的時候就已經有三段式、四段式齊射,只不過在明軍中很少這樣做,腐化後的軍隊極度缺乏戰術執行能力,這不是兵器革新能夠改變的。

&ldo;光有火器是不行的,關鍵還在於精兵。&rdo;李彥這時候才充分認識到徐光啟所說的這句話。

與兵器的改進相比,訓練精兵更不容易,某種意義上來說,三段式的射擊並不複雜,戚繼光在《練兵紀實》中所說地步兵戰陣則有些麻煩,僅是使用不同兵器的兵種就有好幾個。

從兵器的使用,以及練兵地角度來說,兵種的簡單化似乎更容易見到效果,李彥在他的李營中就是這麼做的。

雖然擔任了軍器局大使。李彥還是以參贊的身份在徐光啟手下領了一營兵進行操練,這營兵在過去的幾個月都是操練長槍,已經非常熟練。

現在,他們又抄起了嚕密銃,開始訓練火槍,因為李彥在軍器局,所以李營的訓練根本不用擔心彈藥。

當然,這也不是說他們就可以隨便浪費,起初的訓練還是不裝彈藥的隊列訓練。拿著空槍模擬三段式射擊。或更多排數地輪射,等隊列轉換熟練了。才會進行實彈射擊。隊列輪射並不複雜,不過意嚕密銃的裝填速度,三排輪射並不能保證無間斷的火力覆蓋,一般要四排到五排才能做到,當然,如果使用子母銃的話,那麼三排輪射就可以保證火力的延續性。

李營使用火銃手與長槍兵的配對,只有兩種不同的兵種,火銃手在完成射擊以後,再有長槍兵上前,火銃手遠射,長槍兵近拒,而退後的火銃手可以用佩刀或者嚕密銃銃把上的鋼刃參加近戰,為長槍兵提供保護。

理論上來說,這是一個遠近皆宜,很有戰鬥力地戰陣,比較明顯的缺憾可能就是防禦能力弱了些,不過這也可以解決,火銃手與長槍兵都可以帶盾牌,拿起盾牌就可以防禦,放下盾牌就可以進攻,不過這對於軍隊攜帶裝備的能力是個較大考驗。

李彥將自己練兵和製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