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 (第2/4页)

演技也不赖,韦昌辉骑上了马,看到前头金水桥横贯,红墙巍峨的天王府,眼中一阵火热,转过身子。狠狠挥了下马鞭,望着自己的北王府去了。

。。。。。。。。。。。。。。。。。。。。

时间转回到咸丰四年十二月在北京紫禁城养心殿里头,咸丰皇帝呕血的那个晚上,“皇上。这江南江北大营不急着重新建,臣妾倒是有个法子,”杏贞坐在咸丰的窗前,目光炯炯,“能让发逆自相残杀!”

“兰儿你快说。”皇帝握住了杏贞的手,“你若是能救眼前之急,朕什么事儿都答应你。”

“臣妾就想着皇上的身子能好,心情疏散些就罢了。”杏贞反握住了皇帝冰凉的双手,对着伺候在殿内的杨庆喜、如意、双喜等一干太监说道:“你们都退下。”

杨庆喜瞧着咸丰皇帝。皇帝挥了挥手,杨庆喜这才带着两个小太监出了寝殿。

“皇上可听说过那发逆的洪秀全和杨秀清的事儿?”

皇帝点了点头,“倒是听说过一些事,洪秀全不理事务,只是打坐而已,政事一律委了东王杨秀清办理,杨秀清还有节制诸王之权,和摄政王无异,”咸丰微微凝眸,“皇后这是要往这边下功夫吗?”

杏贞避而不答,自顾自说起了事,“洪秀全号称天父次子,耶稣亲弟,本应该是发逆中最最尊贵的第一人,”杏贞倒了碗热腾腾地奶茶给咸丰皇帝,“可是这杨秀清也是不简单,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天父下凡附身在他身上!”

浸淫于政治场上多年的咸丰皇帝敏锐地抓住了这里头的矛盾:“那岂不是洪秀全反而要听命于杨秀清?”

“正是,天父若是下凡,发逆之中,就算洪秀全也要跪下听命,您说这两个人能和衷共济吗?”杏贞说了这个,又想到了后头太平天国必然发生的天京事变,准备火上浇油,“所谓天无二日,人无二主,这以前发逆四处奔波,朝不保夕,两人尚能同心协力,风雨同舟,可如今定都江宁,又打败了江南江北大营,江山稳坐,可这天父还屡屡下凡,呵斥洪秀全,皇上,您说这是好事儿吗?”

“对着咱们当然是好事儿!”咸丰皇帝脸色浮出来了一缕喜色,“那兰儿你计将安出?”

“皇上且要恕我妄言之罪。。。。。。”杏贞尚未说完这句套话,就被咸丰打断了“且别说这些,快说说你的妙计。”

“是,既然这杨秀清九千岁想当万岁,万岁何不成全他?”

“话虽如此,离间之计甚妙,可杨秀清和洪秀全不上钩该怎么办?”

“那就要请皇上成全他了,”杏贞斟酌了一番,还是把心里突然想到的大胆之极的法子说出来,“修国书给杨秀清,划江而治,南北分朝!”

咸丰皇帝悚然变色,脸上露出一种“你居然会出这种主意”的震惊表情,正欲开口训斥杏贞,话还没开口,原本恼怒的表情低低地沉浸了下来,阴着脸若有所思,只有皇后一个人低低地声音在养心殿内飘荡。

“皇上若是修国书给江宁,说为江南子民着想,愿与发逆划江而治,约为兄弟之国。自然,是要和杨秀清约为兄弟!”

“臣妾知道这事儿若是露给外头的大臣知道,决然是不肯的,但若皇上自己个知道这个是离间之计,那也不算什么,只要悄悄地瞒着外头的大臣便是,若是皇上觉得丢了大清颜面,那臣妾今日就是来看望皇上的,有关江南的事儿,皇上您一个字都没和臣妾商量过。”

些许是接受了杏贞长期以来的实用主义观念,咸丰不觉得这计谋有什么不妥,只是脸上还觉得火辣辣地,“这计谋倒是不错,若是能一封诏书便能除去杨秀清亦或者是洪秀全,朕的脸面丢上那么点也是无妨。”

“皇上,请让臣妾来执笔,”咸丰皇帝讶然,拿眼看着杏贞,只见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