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 (第2/5页)

可法和周文元都是天子宠臣,仗着一点点功绩就如此飞扬跋扈,不把内阁放在眼力,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杨鹤一气之下,坐轿去找内阁首辅韩爌告状去了。

韩爌也想不到史可法和周文元会公然违抗内阁的指令,而且还搞出什么“公审”出来,听了杨鹤的叙说之后,一面派人去阻止史可法和周文元等人继续胡闹下去,一面将内阁地几位大臣紧急地召集过来磋商。

杨鹤第一个提出精锐地反对,史可法和周文元二人身为朝廷命官,岂能这么无视内阁指令,不但不将人犯送交刑部大狱,反而私自扣下,简直就是藐视朝廷法度,要求对涉案的官员从重查处!

黄尊素第二个表明自己地态度,因为此案涉及到自己的儿子黄宗 羲,他不便发表任何意见,将干系撇的一干二净。

刘鸿训和周顺昌只是觉得史可法和周文元等人行事过于操切,做事也太鲁莽了,如此重大的事情,不上报内阁、皇上就敢独断专行,实在是藐视朝廷法度,应该予以严厉的惩罚。

剩下孙慎行和徐光启,孙慎行比较了解这两个人,这两个人绝对不是那种冲动,头脑发热之人,他们这么做一定有他们的理由,建议将两人传过来先问话,然后再做区处。

他们这两位老臣的建议得到了首辅大学士韩爌的点头首肯,把事情弄清楚才是根本,不是动不动的就惩处、弹劾,这样谁还敢放心大胆的为百姓做官,为皇上做官,为朝廷做官,在皇上言传身教下这么久了,韩爌还是有些思想进步的。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十三卷:湖广之争之第四章:菜市口公审(二)

鹤虽然心中怒气未消,但首辅韩爌已经同意了孙慎行 建议,也只有听听史可法他们是怎么解释的了。

北京城无疑是建城以来最热闹的一天,顺天府衙门联合五城御史巡防衙门将会在接下来的五天内,在菜市口公开审理在北京城内造谣生 事,蛊惑人心,煽动百姓,毁坏天子声誉的一百三十七名人犯,到时候全城百姓都可去观看审判,朝廷将公平审判,依律定罪。

这菜市口本来是每年秋决杀人的地方了,为什么选择了这个地方 了,一是这个地方全北京城没有人不知道,就是全国都是有名的,不怕百姓们不认识路,第二呢,对这些造谣生事的人造成一种心里压力,要知道那里是砍人的地方,跪在那里受审,首先在胆气上就上就矮了一大截,不是十恶不赦的人是不会跪在那地方的,还有就是那地方够大,现成的台子,不需要费多大心思准备工作就能完成,也是史可法等人怕时间拖久了对他们不利,也对朝廷不利,所以要快,只要把事情做实了,内阁也就只能让他们做下去了。

史可法也早已料到刑部和内阁不会任由他们违抗指令的,而且这件事最好也是要跟内阁解释一下的,蛮干是不行的,他不是那种愣头青,派谁去给内阁的大臣解释呢,最好的人选还只有黄宗羲,他父亲黄尊素是吏部尚书,又是七位内阁大臣之一,派他无最合适不过了。

黄宗羲自然是当仁不让,这件事只有他去最合适了,所以内阁的传票一到,他就随来人一起赶往内阁办公所在地文渊阁而去了。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史可法为官不仅清廉,而且还是一员能吏,顺天府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犯罪率明显降低,加上他打击地方恶势力,规范商户经营,百姓一提到他,都交口称赞,都说皇上给他们派了一个好官。自然皇上的声誉在百姓中就更高了。

百姓们一看顺天府张贴地布告,说知府史可法大人要公审哪些造谣生事、破坏社会稳定的不法分子,还不蜂拥向菜市口而去。

由于不可能一下子审完所有人犯,有些还是从犯,所以史可法将公审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