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部分 (第4/5页)
以立为一国之都,先是迁都辽阳,后又迁都沈阳,也就是现在的盛京,突然要他离开繁华富足的盛京,去那个没多少人,还要跟祖先为伴地老城,代善有些老大不情 愿,还等于把自己从大清国的权力核心给踢了出去,代善如何肯走,于是婉拒道:“二哥我年迈,最近身体又不好,这一路舟车劳顿的,恐怕在路上就要追随阿玛去了,还请皇上念及老臣这把老骨头多活几年,为皇上,为大清国多遮挡些风雨,让老臣留下吧。”
“那依二哥地意思,派谁去好呢?”
“十二弟阿济格,老城清净,正适合养病,让十二弟去正合适。”代善道。
老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皇太极又怎肯让多尔衮兄弟去守,自然是不同意,最后让老七饶馀敏郡王阿巴泰前往老城。
至于岳托,皇太极令其即刻前往辽阳与阿济格交接,接管辽阳防 务,并且还下旨让四叔通达郡王雅尔哈齐守抚顺。
第二十五卷:盛世大明(终卷) 第四章:被迫迁都(二)
多尔衮从崇政殿中出来,身为名义上的护卫冷言自然去,凑过身去小声问道:“怎么样?”
多尔衮看了身后和自己一道被传召而来的代善三人,忙道:“回去再说!”
两人策马赶回王府,进入书房之后,便吩咐任何人不得靠近,多尔这才将刚才崇政殿中的情形仔细的对冷言说了一遍。
“这么说皇太极早已有进攻我大明之心?时间还在半年之后?”冷言皱眉道。
多尔衮点头道:“照这么看来,应该在明年春夏之际,可能还会拖的长一些,八哥的心思可不容易揣摩,本王也说不准。”
两人商议过许久,觉得要尽快将皇太极的态度和决定的消息送回国内。
不过等到消息传到朱影龙的手中已经是三天以后的事情了,而且锦州、大宁河以及宁远等辽东几个城池大军换防频繁,主力军队全部都被调往锦州、大凌河与大清国交接的一线,一时间边境关系陡然紧张起来。
由于皇太极下了禁口令,因此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布木布泰和海兰珠的事情,但是大明辽东军区这一些列兵马调动却是引起了皇太极的密切关注,但是很快就又收到萨哈璘传回来的消息,说明帝感染了风寒,短期之内不会康复,还说了公使馆被明廷严密监视,形同软禁的消息。
这一系列消息是令人眼花缭乱。使人无从判断。
“皇上,微臣观辽东军近日这一些列地调动似乎并不像是要出兵进攻我大清,到似在加强锦州、大凌河以及右卫一线堡垒的防御,可是我大清并无攻明的意图,辽东军此举颇有些莫名其妙。”郑亲王济尔哈朗是军中名将,他的眼光和经验来看是不会错的。
别人不清楚,可皇太极自己给清楚,大明是因为布木布泰和海兰珠身份泄密后,怕自己提兵报复,自然要加强边关的防御了。这是很正常的举动,也间接地证实了萨哈璘命人带回来的消息确实是真的,皇太极心中岂能不恨!
事情有些蹊跷,位列汉人文官之首的范文程悄悄地朝端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太极瞥了一眼,发现其脸阴沉的可怕,便知道此事恐怕另有内情,联系几日前的一个晚上,皇上连夜召见四位和硕亲王进宫议事,但是所为何事却无人知晓,四位和硕亲王也都闭口不言。难道这内中有什么联系不成?
“皇上,是否要调集兵马?”代善心中一动,出列道。
“不必了。辽东军虽然征召了部分青壮,但辽东军本身未增加一兵一卒,也未从关内增调一兵一卒,我们没有必要增兵,只需加强戒备好了。”皇太极挥手道。
“我八旗子弟兵虽不说以一敌十,以一敌三总能做到的,萨尔浒大战。明军二三十万,不还照样被我们打的屁滚尿流,哈哈啊哈……”内大臣图尔格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