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部分 (第2/4页)

热就被革职,而且是永不叙用,这已经是轻的了,不诛九族就不错了。

第十章:如莹分娩(一)

惑乱宫闱的风波过后,朱影龙意识到魏忠贤要除去他的心是越来越迫切了,他要是在朝堂直上正正经经的跟他斗到还不怕,怕就怕他冷不丁的给你来一个这样的昏招,再就是对你身边的人下手,这种小混混的手段是防不胜防,这次是陪了夫人又折兵,不保证没有下次,这有点伤脑筋,还有在这之前暗影居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消息,等事情发生了之后才接到了周淮安的报告,知道主子差点出事,周淮安被吓出一身的冷汗,如果自己情报及时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朱影龙知道这也不能怪他,暗影再一次重组必然会对情报的收集和传送带来一点影响,只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发生这样的事情恁谁也想不到。// //

朱影龙有惊无险的躲过魏忠贤这次暗算,心道,来而不往非君子,你来这样下流的阴招,我就不会了。

扬美人第二天就被赐了白绫,当天夜里就在自己的寝宫悬梁自尽了,他的哥哥杨寰被天启帝一旨令下,革去刑部尚书的职务,朱影龙趁机将杨鹤推上了这个位置,魏忠贤必是被天启帝训斥了一番,脸色阴阴的,没有表示反对。

杨鹤久在官场,接到自己升任刑部尚书这个消息的时候,还是信王力荐他上位的,从这一刻起,他就已经被打上了信王党这个印记了,明哲保身的日子到头了。

水涨船高,朱影龙的老岳父城南兵马副使周奎也官升一级,把个“副”字去掉了。

热热闹闹,诡异复杂的天启六年就这样过去了。

初一到初八这段日子是朝廷各部结算去年收支账目和对来年尽兴预算是时间,内阁及各部衙门将去年一年的用度总账和来年的用度写成“票拟”,然后交给司礼监“批红”,这个时候司礼监就成了真正的皇帝,魏忠贤想怎么样就怎样,他可以将几十万甚至百万两银子划给那些根本用不着的衙门,而真正需要钱的,如工部、兵部,工部铸造兵器,边关连连战火,这些要害部门却只能有限的经费,这些经费中大半还进了贪官污吏的腰包,原本每天收上来的赋税一个掰成两个!本書轉載文學網!用都不够,让他们这么一搞,不亡国才怪呢。

从嘉靖年间,朝廷每年都是财政赤字,多的一年达数百万两,怎么办呢,只能加重百姓的赋税,太祖皇帝建国之后规定是什一税制,到现在好的什三四,差的地方一年下来百姓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粮食,到头来能到他们碗里的能有个三分之一就不错了,难怪一次天灾过后,会发生易子相食的悲剧。

枯燥无味的八天总算过去了,六部阁臣们的相互扯皮也听腻了,朱影龙原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朝廷却接到了朝鲜的求救急信。

天启七年正月,皇太极派济尔哈朗同贝勒阿敏、岳托、阿济格等人领兵三万征伐朝鲜,一路长驱直入,杀至平壤城下。

在这个时候皇太极不来攻打明廷已经让这些阉党软蛋大臣大大的松了一口气了,但朝廷还是有不少人支持支援朝鲜的,这些人自然是以新上任的刑部尚书杨鹤为首,强烈要求朝廷出兵救援朝鲜,奈何他们的力量实在太弱了,尤其不少大臣更是害怕万一出兵救援了朝鲜,必定迁怒皇太极,到时候他出兵南下怎么办?

不过这已经不需要这些软弱无能,妄自尊大的大臣决定什么了,很快皇太极成功的运用了闪电战术打下了平壤,朝鲜国王李倧出逃,不久朝鲜国王表示投降,阿敏和朝鲜,当时是后金了,就是后金和朝鲜,定下了“兄弟之盟”。

背负议和重任的辽东巡抚袁崇焕更是被朝廷大臣们纷纷上书弹劾,说后金敢于入侵朝鲜,完全是“和议所致”。袁崇焕上疏自辩,强调他正是“乘敌有事江东,姑以和之说缓之。”当敌人侦察到这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