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 (第4/4页)
是换了他们衣裳,让他们当作死人抬进去的,大营防守很严,小的偷偷从死人堆了爬出来,大约是酉时三刻时分,小的看到大约有一万后金骑兵拔营起寨,并且用粗布包裹马蹄,一律禁声禁火的从大营的东侧开拔向北而去,小的不敢跟着,趁他们换防的时候,偷偷的跑了回来。”那斥候一口气将前前后后一股脑说了出来。
“一万骑兵,粗布包裹马蹄还禁声禁火,还向北,皇太极这是要干什么?”袁崇焕吩咐人将这名斥候带下去好好的犒赏,自言自语道。
“大帅,我们与朝廷已经断了二十二天的联系了,会不会朝廷有什么动作,派大军来救援我们了?”朱梅道。
“朝廷就算派了救援大军,也应该从南面来,这一万骑兵可是北上的!”左辅眉头一皱,不同意朱梅的看法道。
袁崇焕也在想是不是朝廷有了什么动作,才迫使皇太极分出一万精兵去对付?
现在他们被困在城中,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情形如何,该不会是满桂不听自己的命令,擅自从山海关出兵救援自己来了吧?如果是这样,那就有危险了,山海关的兵力一旦分出,兵力空虚,必定让皇太极趁虚而入,皇太极派出的全是骑兵,如果这一万骑兵闪电绕道攻击山海关,猝不及防之下,山海关沦陷,那可是大明的噩梦到来了,相比而言,宁远又算什么?袁崇焕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山海关要是落到皇太极的手里,那死守宁远根本就没有用了,皇太极下一步就是厉兵秣马,俯瞰中原!
其实皇太极声东击西的策略早就被袁崇焕看穿了,毛文龙小小一个东江岛,兵力不足二万,战斗力更是低下,如果不是因为盘踞海岛,皇太极拿他没有办法,不然他那两万人还不够塞牙缝呢,但东江那个位置也的确重要,如果有一支劲旅驻扎在那里,配合强大的水师,皇太极想南下就有些麻烦了,只可惜毛文龙不是那块料子!
“城中还能凑出多少骑兵?”袁崇焕突然问了一句道。
“大概能凑出三千左右吧。”邢慎行现在管的是军需和粮草,宁远城有多少马吃草他自然最清楚。
“三千就三千,传本帅的将令,挑选三千弓马娴熟之兵,组成突击营,由左辅左总兵亲率,副将朱梅、参将孙祖寿、尤世禄。明日一早出城突围!”袁崇焕脸色凝重下达命令道。
“大帅,这是为何?”赵率教第一个发问道,众将都不明白这个莫名其妙的将令
袁崇焕长舒一口气道:“本帅满桂不听本帅将令私自出兵山海关驰援宁远,这样以来,山海关比然兵力空虚,皇太极使声东击西之策,他那一万精锐的骑兵其实不是向北,而是在半途中折往南,绕过满桂的援军,目标就是中原的门户山海关!”
众将听了之后均吸了一口凉气,经过袁崇焕这么一解释,众将顿时领悟过来,仔细一想果然是这样,山海关一失,宁远就成孤城,中原的大门也为皇太极打开,后果不堪设想,难怪大帅会下了这个让他们摸不着头脑的命令,将城中的机动力量全部拿出,破釜沉舟,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这三千骑兵如果不能冲出包围把消息通报给满桂撤回援兵,恐怕就大事不妙了。
第九卷:一国两帝之第九章:血战宁远下(一)下
廷弼率三万三千大军一路向宁远进发,但是大军刚过 下令大军扎下营盘,修筑防御工事,这才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大军便不走了,属下众将,包括前锋营的吴三桂都摸不着头脑,正所谓救兵如救火,走到半道上停下来这算什么意思?
众将不明情由,簇拥着军中新贵吴三桂一齐来熊廷弼的中军帅帐,想问个清楚。
熊廷弼在辽东之时跟皇太极亦有几次交手,对皇太极是相当的了 解,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