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 (第4/4页)
————————————
“盛华婚姻制法:凡盛华子民男子满二十五岁、女子满二十三岁后始方可以成婚。一夫一妻!妻三十五岁无出,可纳通房一名,所产子以‘士’辈取名。外室子以‘小’辈取名,无权继承家产,男子可入仕却不可为官,女子不可入学,不可嫁五品以上官员。糟糠亦在其列,夫婿升五品上,休妻另娶。”
太子妃手书的‘要求’诡异的内容在东极宫传阅一遍后,最后落回了太子书案上。太子面容平静,并无喜悦或愤怒。樨下内部六部大臣们却是心里直打鼓。太子妃的这个要求,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以为太子妃会要专宠的待遇,更以为太子妃会要治国的权利,更更以为太子妃要杀几个不顺眼的,诛其全族来泄心愤。却不料,宇文休带回来的却是这么个东西。
婚期延后的事倒也罢了,年纪大些懂事多些,夫妻之处相处起来会少许多怨偶。
一夫一妻?哪朝哪代不是一夫一妻,只不过除了妻,还会有通房姨娘。可是看这话里的意思,家里除了妻子是不让再摆其它女人了。三十五岁无出,可纳通房一名。那就是成婚前的通房必须遣掉。去处嘛,外室子?既然有外室子,那么肯定会有外室的存在。太子妃的意思是,姨娘通房什么的,以后都要降格为外室,养在家门之外?若只是养在外面,除了不太方便外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后面的两条就有些‘机锋’了。
外室生的儿子没有权利继承任何的家产,虽说庶子得的财产也很少,但起码有一点,现在完全不让有了不说。甚至连当官的资格都被剥夺?不当官,只入学得功名成仕,有什么用?
而外室生的女儿甚至不被允许入学?要识字只能在家里请人教?不入学自然没有进省学朝学的资格,更不可能得女官的名誉或职位。且,不可嫁五品以上官员,糟糠亦在其列。意思是嫁仕子可以,但是夫君的官职却只有在六品七品上晃悠,一旦越过五品,便立时休妻下堂。
许三清看看太子的脸色后,清声问宇文休:“太子妃可曾有说过归期?”
“太子妃说,何时完成要求,何时归来。”听清楚,完成要求。不是说把这东西写进朝纲就做数的,而是要在各州各府各县切切实实的实行下去。
这般情形?诸官互相看了一眼,此时十八名官员出身有世、有士更有小字辈。太子妃这样的要求……
宇文休见状会意:“太子妃说,以例在未婚之龄划线。已经成婚的按以前的旧例算,没有成婚的庶子庶女与生母一起移居外室,通房遣卖。已经入官的庶子照原样进行,不曾入官的按新例实施。”
七月大考才过,榜单已经发下。按往年的惯例,一般是过了九月九重阳节,吏部才会选士。可是这么招事一出,怕是许多人都要落马了。仕子们会引起如何的反弹,倒是小事。怕是大部分富贵人家都会为此闹得家宅不宁!
见诸官沉默者多,宇文休又淡淡的加上了一句:“太子妃说西凉千好万好就是冬天太冷了。要是立冬前不成,那么秦瀚会很高兴的看到西凉版的特别烟花。”
特别烟花?那不就是指手雷了?
诸臣互相看过之后,由恒诚最后定论:“臣等皆同意太子妃之策,还请太子下旨,明日写入朝纲,三日后全国通行。”
————————————
有昊天报为由,朝中新出的规令很快便能明明白白的传达地方。
以前多是些空架子,好事者多看,平庸者没兴趣。
可是这次新出的政令却是震惊了整个盛华!太子殿下这又是要搞什么啊?谁家没有几个受宠的妾室通房?就这么全撵出去?要连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