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1/4页)
一个字一样呢?”
王后听她提起文茵公主,脸上一僵,说道:“小女儿闺名尤云意,不过三岁,正是顽皮的时候此次回京未曾带来,两姐妹的闺名确实没有一个字是一样的,”顿一顿,又道:“因为文茵公主是王爷的第一个孩子,王爷郑重定了名字,取‘静言思之,躬自悼矣’1之静思二字,而云意的名字却没什么讲究,随便择了两个字,觉得顺口好听就用上了。”
沈嘉玥暗暗瞧着她面上不大好,只宽慰她,“你且放心,文茵公主在宫里过得很好,我和清容华会为你照顾一二的,你可别太难过了,可喜欢‘文茵’二字?”
王后点点头,方才又见了自己的女儿,见她不错,心放下了许多,直道是个好封号。安王王后唤她过去一同赏花灯,辞别了两位,急急过去了。
沈嘉玥和赵箐箐也一同赏花,猜灯谜,每猜一个,暗自记下来,凭这两人聪慧自然猜了不少,一边走一边猜,走到一个小小花灯下,驻足了一会子,却见一身宝蓝底水纹织锦宫装的女子迎面而来,定睛一瞧,原是妙美人李兰儿,短短几月她从宝林晋升至美人,她的崛起让不少人私下恨得咬牙,也让令小仪董澜湄失了不少宠,在那些看不惯令小仪的人眼中也是一桩喜事。
李兰儿脸上似有焦急之色,行了礼后,说:“清嫔主,皇上、太后娘娘正在找您呢。”
沈嘉玥瞥见那个做的如玫瑰的花灯上写着:向谁夸丽景,只是叹流年。2心中竟生起丝丝凉意,又见李兰儿脸色,深觉不对,黯声问:“怎么回事?皇上、太后娘娘找清容华何事?”
李兰儿叹一声,本想隐瞒,能瞒多久就是多久,如今看样子是瞒不了,等下去了也是要知道的,遂道:“霸国送…送书信…要,要求公主和亲,且指名要皇上所出的公主,所以,所以……”
和亲,和亲,不会的,婷玉还那样小,怎么会和亲呢?不会的,绝对不会的。赵箐箐眼眶里满是泪水,却死命忍住不让它滚落下来。沈嘉玥和李兰儿见状忙去扶她,她玉指上长长的护甲很用力的嵌进她两的手臂里,幸而冬衣厚实,并未感到疼痛,又小心安抚她没事的,没事的。
赵箐箐无助的眼神瞥向那只花灯,忽然笑了,嘟囔道:“沈姐姐,你说这是天意?”未待沈嘉玥回答,苍白的脸上浮起一丝哀伤的笑,道:“这必然是天意吧,”双目死死盯着那只花灯,“那只花灯上的是谜语,是一句诗,更是婷玉写在上面的,或许…还是婷玉的写照吧…”
纸鸢,飞的再高,也有一根线在牵引者手中,牵引者想让它飞多高,它便飞的多高,只是终有一天会断线,断了线的纸鸢从高空落下,且永远都不会再升起,若婷玉远嫁霸国,她与断了线的纸鸢又有何分别?她还这样小,她不该承受这些的,她不能承受这些的……
沈嘉玥面色也不好,她从小看着婷玉长大,感叹一声,“我们去求求皇上、太后娘娘,一定会有办法的,或许,还没有决定此事,还有希望呢,你可要振作啊,婷玉的前程还要你这个做母妃的争呢。”
赵箐箐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挣脱了沈嘉玥和李兰儿的手,拭去眼眶中的泪水,又理了理衣裳,恢复了刚才神采飞扬的样子。三人这才赶往絮绵亭。
絮绵亭里坐着好些人,太后、皇上、皇后、两位长公主及几位妃嫔,三人连连赶过去,一番行礼后站定。
皇后将事情娓娓道来,眼里划过一丝轻松与可悲之情,待她说完,皇上才问赵箐箐的意思。
果然是远嫁一事,只霸国的意思是先定下来,等到公主满十三岁后再嫁往霸国,嫁给霸国皇太子之长子为正妃,往后很有可能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赵箐箐自然是不愿的,她只有这一个女儿,不管是正妃还是皇后,她都是不愿意的。但这事还是要询问婷玉自己的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