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2/5页)
则服色尚黑。”
“五行历运——说起来就是强调一个循环次序,对吗?”叔孙普洛指出。
“是的。非曰代不好也,只是无论匈奴汉国,还是老代王在世,均力图向华夏正统靠拢,谋求主动。”
“照我看,都是一堆空谈,什么火生土,土生金,汉人就爱搞这些玄乎的玩意儿——搞再多,该亡的还不是亡了?”长孙嵩道。
这是个顽固派,张衮与拓跋珪眼神交流着。拓跋珪道:“没错,搞了这个不一定不亡国,但亡国的一定有原因是因为没搞这个。”
长孙嵩再欲问,一直静静旁听的贺兰悦开口:“如果改了现在这个称号,国可以兴,那么改了也不算什么,毕竟对鲜卑来说,只是一个习惯问题。我想问的是,主上打算改一个什么样的国号呢?”
“贺兰你同意啦?”长孙嵩讶道。
叔孙普洛盘着的腿动一动,调整了下坐姿,对长孙嵩道:“老弟,稍安毋躁,我们且先听听到底改成什么,再发表意见无妨。”
长孙嵩没想到这老哥哥说着说着就改变了态度,惊奇的看他一眼,心里冷笑了一下。
“我以为,自汉以降,天下三分,魏晋虽未长久,但以大流而言,仍属正统。如今晋室残余江东,中原分分合合,秩序早已大乱,然总体来说,依然有石赵、慕容燕、苻秦等几个曾雄极一时的国家,从他们各自称帝时的诏书来看,赵也确实承晋为水德,燕承赵为木德,自发自动,也可以说是有目的的承接了汉人王朝的序列……”
长孙嵩觉得实在听不懂,要改便改,有这时间磨叽,还不如去打只兔子。
却听贺兰悦道:“燕承木德,彼时秦与之并立,似乎亦为木行,双木对峙,有混乱之嫌。”
叔孙普洛道:“管他哪个,既然都是木头,木生火,主上以承火德为然否?”
“不可,”贺兰悦摇头:“之所以要走行序的路子,是为了向汉人证明我们有来路,如果承木,那到底承的是哪个‘木’,就要分清楚,如果一开始就混乱,那么以后必有隐忧。”
张衮暗暗点头:“贺兰大人说得极是。”
“哈,选还不容易,自然是燕!”长孙嵩插话——终于回到了他听得懂的东西上来:“老代王的王后好歹是燕国公主,而那个秦,把我们国都灭过一次!”
叔孙普洛嗯了一声,表示赞同。
张衮道:“话虽如此,但若据此便将秦漠然忽视,洪龙以为不妥。一来苻秦存在时间、所统疆域无一不比燕广,堪比曹魏,影响巨大;二来苻坚德行襟怀名传天下,虽身已死,但百姓中仍多有仰慕其仁义者,不能人夺之。”
长孙嵩一听,差点没问你对苻坚评价那么高,当初怎么没见去辅佐人家?
却又听贺兰悦道:“长史真君子也!秦有中原,乃是事实,不应抹去。”
“这可难办了。”叔孙普洛道。
长孙嵩撇撇嘴,对张衮道:“既然一开始就提要改国号,大人想必早就拟好了,此刻又何须卖关子呢!”
青衣长史微低下头去,咳了咳。拓跋珪走下座来,微微笑道:“其实是我定的,其间多亏洪龙适时给予很好的提点。说来说去,我们应给人一种印象,近百年来,北方虽乱,但正统始终延续,一直未绝。燕我们认可,秦我们也不贬斥,苻坚已经死了,有什么我们不能包容!所以我打算将秦列在燕后,火承木德,而我们在秦后,为土德。如此一来,魏晋之后,有赵、燕、秦,分列水、木、火,再到我们,也就衔得上了。”
“土德?”叔孙普洛与长孙嵩对视一眼,一幅从未有过的宏大画卷仿佛徐徐在他们眼前展开来,江河壮丽,山川秀美。那是一种比草原还宽广的气魄,从他们少年的主上那里,散发出来。两人忽然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