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 (第1/4页)
��邸!�
“回顾我国电影百年的历史,虽然历经艰难曲折的过程,但是贯穿其中的主流,是不屈和自强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伴随着每一位中国人,建设和发展自己的祖国,拥护和热爱自己的祖国。我也相信,中国电影新的一百年,必将更加繁荣昌盛,为祖国人民创作更多不朽的精神丰碑。”
“最后,值此百年华诞之际,我谨代表中国青年电影工作者,向老一辈电影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祝福,谢谢。”
哗啦啦,掌声满场。
1986年电影传入中国,1905年中国诞生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半小时的黑白默片《定军山》,至今2005年,中国电影迎来了自己的百年华诞。一百年啊,中国电影走过了一条充满憧憬与希望、挣扎与阵痛、欢乐与辉煌的长路。
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进入第一个黄金时代,魔都成为了中国的好莱坞。1933年,郑正秋导演的《姊妹花》在魔都连映六十多天。1934年,《渔光曲》连映84天。1947年,《一江春水向东流》连映近百天。
那是中国电影最初的一段如少女无价青春般的花样年华。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随着内战的开启,战争践踏了中国电影,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电影迎来了17个年头的辉煌,一批一批的优秀电影成为大众的精神食粮。
但是伴随着十年政治浪潮的冲击,电影成为了宣传的手段,后来的一段日子里,甚至只有样板戏电影、阿尔巴尼亚电影和朝鲜电影可看了。内地的电影,遭到了又一次致命打击。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在香港、台湾大放异彩。
邵逸夫的邵氏电影帝国,令香港电影的影响力覆盖了除内地以外的所有华人地区,胡金铨的《侠女》则为华语电影赢得了戛纳电影节的第一座奖杯。
到了80年代,华语电影达到了最耀眼的时代,以陈凯哥、张一谋为领军的第五代导演,以侯孝贤、杨德昌、李桉、蔡明亮为核心的台湾新电影运动,以吴羽森和王家伟为代表的香港电影人,将华语电影的地位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们的影响力贯穿了80年代和90年代并绵延至今。
中国电影,这个单词正以一种越来越骄傲的姿态出现在世界各大声名显赫的电影节上。2002年,英国权威电影杂志《视与听》召集全球著名导演及影评人评选出1981年以来的41部世界最佳电影,中国有10部影片榜上有名。
由此,西方业内人士预测:21世纪世界电影的主流将转向东方、转向华语电影。
未来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要让中国电影成为主流,任重而道远,但是谢晋、郑洞天这一批老电影人开始教书育人,培养接班人;张一谋这一批电影人问鼎各大电影节,开创种种艺术题材;万小虎这一批电影人,也已经开始成长,努力说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电影,终会越来越美好。
在掌声中走下台的万小虎,相信这一切,相信这一天!
0267 【一举两得】
颁了一次奖,拿了优秀对外合拍片奖,这一次的华表奖,对万小虎来说,就已经结束了。
华表奖本就是一场政府自导自演的话剧,挨排排坐分果果,公信力并不强,因而话题的讨论性也就缺乏。主要是用来装点门面,来这里的导演、明星、制片人,说明你是心向中国的,广电总局才会带你玩。
你要不来,小心明天给你小鞋穿。
当然,对于大牌人物,像万小虎、张一谋这样的名导演,华表奖也只有哄着供着,才能把他们请来,否则不来就是不来,广电也不干给小鞋穿。譬如这一次,如果不是把万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