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2/5页)

加百列闭上眼睛,点了点头:“尸体是我发现的。”

伊舍伍德注意到他手上的绷带:“你的手怎么了?”

“你听说昨天巴黎有家画廊发生了爆炸案吗?”

“肯定听说啦,这件事情已经传得满城风雨了。你该不会也卷入到这件事情当中了吧?”

“没,我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出现在了错误的地点。我会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你的,朱利安,但你得先帮我一个忙。”

“什么样的忙?”伊舍伍德警惕地问道。

“不是像以前那种,只想让你帮我解答一个疑惑。为什么一个瑞士银行家会在一个暗无天日的地窖里偷偷藏一批非常珍贵的法国印象派和现代主义画作呢?”

伊舍伍德按下了对讲机的按钮。

“伊琳娜,麻烦你帮我拿一壶咖啡上来吧,顺便拿点饼干,有坚果的那种。还有,要是有人打电话来,你就帮我接吧。今天会有个非常可爱的姑娘打电话进来。”

加百列知道一点二战时期,德国劫掠欧洲艺术珍品的基本情况。阿道夫·希特勒一直梦想着在家乡林茨建造一座巨大的元首博物馆,将世界各地最珍奇的古典艺术品和北欧艺术品收入馆中。1938年,他发起了一个代号为“林茨特别行动”的秘密计划,行动小组的成员可以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为元首博物馆搜罗藏品。战争爆发前夕,他的特工秘密查探了欧洲各地的博物馆、画廊和私人收藏家,为未来的新博物馆物色藏品。战争一爆发,德军所到之处,希特勒的艺术品窃贼就会将事先物色好的珍品洗劫一空。成百上千件绘画、雕塑和艺术品一夜消失,很多失主都是犹太人。时至今日,依然有数千件艺术品尚未找回,损失总价值高达三百亿美元。

加百列知道,在这个问题上,朱利安·伊舍伍德会给他补充更多的细节。伊舍伍德作为一个艺术品交易商可能算不上太成功,但他在纳粹劫掠欧洲艺术品的问题上可谓资深专家。他曾在多家报刊及行业杂志上发表文章讨论这个问题,五年前还与人合写了一部专著,这部专著一经出版,立刻收到了热烈的反响。尽管出版商一再请求,他还是一直拒绝透露自己孜孜不倦地深挖这个话题的私人原因。加百列是少数几个知道内情的人之一——朱利安·伊舍伍德曾经是那段历史的亲历者。

“1940年,伦敦和纽约在艺术界的地位微不足道,”伊舍伍德开始娓娓道来,“巴黎才是世界艺术的中心,而巴黎艺术的中心在第八区的拉波哀西路。拉波哀西路22号就是大名鼎鼎的保罗·罗森贝格的画廊,穿过院子,对面的23号就是毕加索的住所,毕加索和妻子奥尔佳·柯克洛娃——俄罗斯舞蹈演员生活在一起。艾蒂安·比纽的画廊就在街对面。乔治·维尔登斯泰因的画廊就开在57号。保罗·纪尧姆和若斯·埃塞尔也在那里。”

“那你父亲呢?”

“我父亲的伊萨科维兹画廊在保罗·罗森贝格的画廊旁边。我们一家人住在主陈列室楼上的公寓里。那个时候我叫毕加索为‘巴勃罗叔叔’,他画画的时候我可以站在旁边看。每次去他家,奥尔佳就会给我一大堆巧克力和蛋糕,直到我吃腻了为止。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

“德国人来了以后呢?”

“怎么说,这一切都来得太快了,不是吗?德国对低地国家的入侵始于5月10日,到了7月14日,德军就已经开进了巴黎。埃菲尔铁塔上挂上了反万字符号,德军参谋部还在克里伦酒店驻扎了下来。”

“劫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希特勒胜利进军法国两天后。他下令犹太人将收藏的所有艺术品交给德国人‘代为保管’。实际上,德国对整个法兰西的劫掠从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我没记错的话,希特勒好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