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部分 (第3/5页)

到现在又有扩建改建,已改称为环碧山庄,形成颇具特色的“绿树花丛藏竹舍”的水上园林。岛上矮篱围出庄园,园内茅屋竹阁,有环碧小筑、云水居等,轻盈灵巧。庭前屋后,植有香樟、枫杨、丹桂、紫薇、秀竹、芭蕉、常春藤等,既求其幽宁,又讲究朴质。岛上辟有垂钓区,晚上还有仿古游乐活动。

方慕南与白羽裳没有在阮墩垂钓,也没有去待晚上参加什么仿古活动,只一番观光游览后,便乘船往下一处湖心亭。

湖心亭是明嘉靖三十年,杭州知府孙孟用疏浚西湖的淤泥加以拓展,广植花木,增设石栏,建“振鹭亭”,逐成规模。万历年间,又进行重建,改名“太虚一点”,乃是三岛中最早进行开发建设的。亭为岛名,岛为亭名,别具风格。

湖心亭上早时还建有湖心寺与寺外三塔,但后来寺与塔全毁,清时在北塔的塔基上建造了湖心亭,列为西湖十八景。其志曰:“湖心亭居全湖中心,绕亭之外皆水,环水之外皆山,所谓太虚一点者,实踞全湖之胜,是以‘湖心平眺’为增修西湖景目。”

现在的湖心亭,亦是建国后重建的。清时的那座湖心亭,据闻在五十年代亭柱被白蚁蛀空,故而重建。新建的亭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外观两层,黄色琉璃屋面,看去更加金碧辉煌。

岛南,有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题碑,碑文“虫二”,乃繁体的“风月”二字取掉外边,意为“风月无边”。湖心亭上也有乾隆题过的匾额“静观万类”,和楹联“波涌湖光远,山催水色深”。

游过湖心亭,方慕南和白羽裳乘船回返。他们的自行车还在租船处,交由租船处的人帮忙看管着。交付了租金,二人骑上自行车继续游苏堤。

—〃文〃—这时苏堤已游了差不多四分之三,六桥已过了四桥,骑过东浦桥和跨虹桥后不多远,二人便踏足了西湖北岸。沿岸向东行了二百多米后,到孤山路口右转,然后过西泠桥而上孤山。

—〃人〃—孤山上颇有好几处景致,有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有元代钱塘十景中的孤山霁雪,还有清代西湖十八景中的海霞西爽、梅林归鹤和莲池松舍。

—〃书〃—平湖秋月不必多提,孤山霁雪是指孤山雪后初晴的景色,这时自也没得可看。海霞西爽是清雍正时总督李卫所建的一座西爽亭,今已不存,也未重建。梅林归鹤是为纪念北宋时隐居孤山的着名隐士和靖处士林逋所建的一座放鹤亭,最早为元代所建。

—〃屋〃—林逋终日赏梅放鹤,与梅相伴,与鹤同乐,史称“梅妻鹤子”,喻其清高自适。林逋有一首写梅的诗作《山园小梅》,其中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历代诗家誉为古今咏梅的绝世佳句,乃传世名篇。

今放鹤亭尚存,不过却亦不是古时的那座了,而是一九一五年重建的,位于孤山东北麓。平台宽阔,栏杆精巧。亭内有联曰:“水青石出鱼可数,人去山空鹤不归”,又有曰:“山外斜阳湖外雪,窗前流水枕前书”,点明放鹤亭景物。

亭内石壁有《舞鹤赋》行书刻石一块,面朝东北,长方形,通高二点四米,宽约三米,上有巨樟覆盖,其前构筑石栏,面临西湖。碑文取自南北朝鲍照作的《舞鹤赋》,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鹤的美丽动人的形象和能歌善舞的才能。字迹还是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杭州时,至此临摹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手迹所书,字体圆劲透逸,布局疏朗匀称。碑上还有“康熙御笔之宝”、“万岁作暇”等三印。

方慕南站在这块刻有《舞鹤赋》的石碑前,看了眼旁边的白鹤仙子白羽裳,张口念道:“散幽经以验物,伟胎化之仙禽。钟浮旷之藻质,抱清迥之明心。指蓬壶而翻翰,望昆阆而扬音。澘日域以回骛,穷天步而高寻……”

方慕南吟诵得抑扬顿挫、朗朗上口,颇有感染人心之魅力。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