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 (第4/5页)

状的黑云。黑云盘旋着由小而大,霎时间已扩散至千里方圆,遮天蔽日。

一只体型庞大、目细冠红、身后生五根五色翎羽的孔雀从黑云漩涡的中心处缓缓钻了出来,先发出一声清冽无比的长鸣,而后延颈张喙,向着雪山顶上刚刚修成丈六金身的释迦牟尼用力一吸。

那释迦牟尼也不知是否外强中干,居然毫无反抗之力,飘飘荡荡地飞上空中,似乎身不由主地向着那孔雀黑洞洞的巨口之中投了过去。

“大哥不可!”彭鹏虽然不知道山顶之人是谁,却从对方引发的天地异象确定此人实力的可怕。自家兄长的本体若是不分好歹地将其吞下腹中,后果绝对会极其严重。

“道友之道自有缘法,何必另作他求?这五色神光还是该物归原主才好。”空中的老子忽地微微哂笑,抖手将至宝太极图掷出,化作一方世界拦在释迦牟尼的身前。

释迦牟尼平静的脸上陡得变色,身形一阵模糊,再次出现时居然已经从太极图所化的世界穿越而过。但就在耽搁了这微不可察的一瞬之时,孔丘已经身化流光,先他一步投入了那孔雀的口中。

将孔丘吞入腹中之后,那孔雀登时如木雕泥塑般疆在空中,随即全身涌现出大团的五彩霞光,霎时将全身笼在其中,宛如一块巨大无比的五色玛瑙。

好半晌后,那团霞光如潮水回卷般向内收敛,在核心处聚拢成一个背后闪烁五道五色光华的人形,却正是当初孔宣的形象。

孔宣反手向身后一抓,竟将那性命根本的五色神光抓在手中。

五道光华在他的手中一阵盘结压缩,最终化作一根长不盈尺的戒尺。这戒尺非金非玉非竹非木,隐隐有五色氤氲笼罩,又有仁、义、礼、智、信五字。

这五字正与五行相应:仁者直,属木;义者刚,属金;礼者明,属火;智者聪,属水;信者厚,属土。

孔宣将手中的戒尺细细端详一番,反手将其收入袖中,而后向着对面的释迦牟尼拱手道:“孔宣见过道友!”

释迦牟尼呆了一呆,苦笑道:“道友既已为孔宣,贫僧又复何言?告辞!”说罢转身径自远去。

孔宣转身又谢过老子方才援手之德。

老子笑道:“举手之劳,何足言谢?贫道与那释加尊者还有些因缘未了,在此便向诸位告辞了。”随即落回青牛背上,慢悠悠地向着释迦牟尼离开的方向行去。

第二百八十七章天界清宁,人间纷乱

彼此心照不宣的,证道天仙业位的孔宣与释迦牟尼同时回归天界。

孔宣还好,身边只带了一个得意弟子颜回。其余的七十一个弟子则要他们继续在人间修行,俟功德圆满再行登天回归师门。

而释迦牟尼则弄了一个极大的手笔,竟是施展了莫大神通,将整座灵山及满山弟子一起移到了天界,在已被西方教占据的西极天界安家落户。

如此一来,诸天仙神却都没了主意,也不知先往那一家道贺才是。正左右为难之际,孔宣那边传出消息,声称要闭关一段时间参悟天仙大道,暂时谢绝宾客。如此一来,众仙神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备好重礼往西极天界朝贺。

在仙神朝贺的盛会之上,接引道人当众宣布,自此以后将西方教并入释迦牟尼开创的佛教,自己也将卸去教主之位,由释迦牟尼独掌大教。

释迦牟尼却不推辞,当即接掌了教主之位,自号“如来佛祖”,而后便大封教中弟子,或为佛陀、或为菩萨、或为金刚、或为罗汉,种种名目,不一而足。

眼见得如此盛况,众仙神皆知佛教大兴在即,各自心中如何想法,却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李靖也终于结束了自己游历人间的假期返回天界。眼见得这世界的发展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上,他心中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