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2/4页)

注:因有同学反映,看不懂钟伯说的土粤语,故在这章以后将他说的话改为普通话,但大家记住他是讲粤语的就行了)”

刘邦连连点头道:“钟伯可真理解我啊!我妈是肯定反对我干这一行的,我爸虽然支持我,但他也只敢暗地里支持,靠他是办不成事的。但我现在只是自己一个人,想做什么事都做不了啊!”

………【第六章 煮酒论英雄(下)】………

“其实这也算不了什么,只要你有决心去做,总能成功的。很多成功的人都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

这道理刘邦自然懂得,其实他转弯抹角地说什么自己一人忙不过来的意思就是想请钟伯出山帮忙,可钟伯人老成精,就是不肯上他的这个当,很圆滑地拐过去了。刘邦虽感到有些挫败,却不死心,又换过另一种话题,道:“钟伯,你是过来人,能不能我分析一下这个农贸市场里的人和事?我想确定到底有没有投资的价值。”

“呵呵……”钟伯笑道,“能想到这些,说明你很有生意头脑,我没有看错人。”他很享受似的喝了一大口酒后,继续道,“我在这市场几十年了,再也没有比我更熟悉,更了解它的人。首先跟你讲讲这市场猪肉档吧——里面共有六个摊位,其中1号档是一对年轻的越南夫妇,他们是去年才从中越边境的一个小山村里过来的,男的据说在村里也是个杀猪的,对杀猪这一行很有些经验,但农村与城市毕竟不同,农村是挑猪肉到人家的门口,大喊一声‘猪肉’,人家便出来买的,很少存在东挑西挑,讨价还价的问题,但在城市就不同了,固定在一个摊位摆的,一个人的口才和魅力就显得尤其重要,试想,如果一个卖肉的,她(他)连怎么跟顾客打交道都不懂,也不知道怎么留住顾客,怎么卖得了肉?怕是别人卖两三头一天的,她(他)连半头都卖不了。这扯得有些远了,再回到那对夫妇,他们从去年到这市场卖肉以来,一般都是一天半头猪的,那是因为女的口才不好,不怎么会做生意,而男的虽很勤奋,可他也是属于比较内向的那种,拉客的能力很一般。所以他们每天只能卖半边猪,是属于那种只能勉强温饱,不至于亏本挨饿型的。”

“那2号摊呢?”刘邦虽也偶尔听父母说过一些市场里的琐事,却是很不全面的,何况他母亲刻意对他几兄弟封锁这种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很没出息的事”。现在突然听到有人对这市场那么深刻的分析,怎么不让他感到新鲜和惊奇呢!他急不可待地想知道,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2号摊?来,吃菜,喝点酒。别只顾着说话了。”钟伯故意卖了个关子,却频频劝刘邦吃菜、喝酒。

两杯下肚之后,刘邦已经有些醉意,可他实在太想知道钟伯对2号摊的分析了,所以他一个劲地催钟伯道:“快点告诉我2号摊是个什么样的人吧?我已经喝很多了。”

“呵呵,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其实2号摊是一对兄弟,在这市场卖肉已经有些年头了,由于大哥非常有人缘,所以在这市场也很吃得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三头猪呢!算是这个市场的猪肉大户了。不过他们也有很大的缺点,据说他们的利润分配很不公平,绝大多数都归大哥所有,他大哥的理由是,他已经成家了,且有四个孩子要养,花销非常大。弟弟没有成家,有了钱只会拿去乱花……这样一来,弟弟未免心生不满,开始时表现得还不是很明显,可越到后来,弟弟就越是不满,因为他的年纪渐渐大了,也需要一些钱来准备自己将来的生活,可大哥还是像以前一样对他,矛盾于是升级加剧,最后竟发展到公开争吵的地步。这样一来,他们这一摊的猪肉自然没有以前团结的时候卖得多了,他们的很多客人都被别人拉走。至于3号摊,则是你父母的摊位,就不用我多说了吧?”说完这些后,钟伯很惬意地呷了一口酒,笑咪咪地看着刘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