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殷门穴 (第1/2页)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我跟着年轻的太爷爷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途。天空湛蓝如洗,微风轻拂,路旁的野花野草随风摇曳,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一路的美好。
走着走着,我们在一个岔路口遇见了一位面容愁苦、步履蹒跚的路人。他眉头紧锁,一手扶着腰,艰难地前行。太爷爷见状,连忙上前询问。
路人叹了口气,说道:“我这腰和腿啊,疼了好些日子了。起初只是偶尔感到酸痛,我没当回事,以为是干活累着了。可这几日,疼痛愈发剧烈,现在走路都困难,感觉整条腿又麻又胀,像有无数只蚂蚁在爬。”
太爷爷让他坐下,仔细地为他进行了一番诊断。经过望闻问切,太爷爷说道:“你这是经络阻滞,气血不畅所致。长期的劳累加上风邪入侵,使得气血在殷门穴处瘀滞。”
说罢,太爷爷指着他大腿后侧的位置,向我讲解道:“殷门穴,就在承扶穴与委中穴连线上,承扶穴下 6 寸。此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要穴,有疏通经络、强腰膝的功效。”
接着,太爷爷从随身携带的针包中取出一根银针,精准地刺入了路人的殷门穴。行针片刻后,太爷爷轻轻捻动银针,路人顿时感到一股温热的气流在腿部流淌,疼痛似乎减轻了不少。
太爷爷一边行针,一边说道:“针入殷门,通经活络,气血得畅,疼痛自消。”
过了一会儿,太爷爷拔出银针,路人试着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腰腿,惊喜地说道:“哎呀,真的好多了,不那么疼了,太神奇了!”
路人感激涕零,非要拿出身上的财物相赠,太爷爷却微笑着摆摆手说:“治病救人,本是医者本分,无需挂怀。”
告别了路人,我和太爷爷继续踏上了前往南阳的路程,而那神奇的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后来听太爷爷给我讲,“殷”,有深厚、丰盈、盛大之意。在人体经络系统中,殷门穴所蕴含的“殷”字,形象地表达了该穴位气血充盈、旺盛的特点。
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气血的充足与畅通对于身体健康至关重要。殷门穴处气血的丰厚,为其发挥治疗作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殷”字常被视为繁荣、富足的象征。殷门穴的命名与这一文化内涵相呼应,寓意着此处是人体气血汇聚的丰盛之所,具有滋养和支撑身体的重要作用。
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来看,穴位的名称往往与其所在部位的生理特点、功能以及治疗作用密切相关。殷门穴位于大腿后侧,此处肌肉丰厚,为人体运动的重要支撑部位。其气血的充盈与旺盛,使得该穴位具备了较强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能力。
殷门穴所主之病,多与经络气血阻滞、肌肉筋脉失养有关。当人体遭受外邪侵袭,如风、寒、湿邪等,容易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在大腿后侧部位形成瘀滞,从而引发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状。殷门穴凭借其气血的丰盈和强大的疏通作用,能够有效地驱散外邪,疏通经络,使气血得以顺畅运行,从而缓解疼痛和不适。
再者,长期的劳累、过度的运动或者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大腿后侧的肌肉筋脉受损,失去气血的滋养。殷门穴的气血旺盛,能够为受损的肌肉筋脉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其修复和恢复功能。
同时,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经络气血的阻滞是疼痛产生的重要原因。殷门穴如同一位疏通河道的能手,通过调节气血的运行,消除阻滞,使经络通畅,疼痛自然得以缓解。对于下肢痿痹、坐骨神经痛等病症,殷门穴能够发挥其独特的治疗作用,正是得益于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能。
“殷门”这一名称,仿佛在暗示着这扇“门”后的气血充盈,如殷实之家的宝库,为治疗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