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5页)

住着一个勤劳的主妇。桌上人像依旧鲜活如初,那是一个盘腿打坐的人像,背景是一片星空,奇怪的是图像并不是雕刻或者画的,而是深深印入石头里边,人影仿佛是立体的。仔细想来,只有20世纪的印刷术才可能做到。当初桌上还有一卷图书,现在那卷书正摊在司马平的膝上。书上有一组打坐的图像,那些图像司马平已经研究了10多年,一直不知所云,到是卷上仅有的两字“心炼”引起他的兴趣,仔细想来,奥妙无穷。

书上的图像共有九九八十一幅,主体都是一个打坐的人像。分为九组,围成九个圆,每个人像都打着不同的手印,有的是单纯的一个,有的是变化的数个。这些天来,司马平终于把那么些图形记熟,可以准确无误地连贯地做出来,这花了他差不多3个月的时光。好在现在他有的是时间。本来他并不想去研究那些复杂的手势,但这卷书非比平常。虽然得到已经好久了,可是一离开这间洞室,书上的字画就全部隐匿不见了,就如那传说中的天书一般――想来流传在红尘中的无字天书也是如此。在某个地方,无字就会变成有字。

大部分的时间,司马平都是在室内打坐,学石桌上的图像。有时胡思乱想,有时入静,用心去感觉世界。有时聚气丹田,练道家的养身功。这里的灵气异常充足,稍稍凝神,丹田之气就飞快凝聚,以至于司马平不敢一直意守丹田,一旦感到丹田气足就意守其他大穴。年轻时学过的道家养身功这时派上了用场,这些天来,居然全身36处大穴都气足欲裂,内气充盈于奇经八脉之中,稍有不慎,真可能会发生走火入魔那种事.因此他静坐时也不敢意守于一了,只是入静,用心去感触自然。

这里是一个如此静寂的世界,除了风声雨声,再没有其他的声响。这些天来,司马平没有看到一只小鸟、一只野兔、一只老鼠、甚至一只蚂蚁。山脚矮树林中累累的果实,居然没有生命光顾,实在让人纳闷——这是一个被生命遗忘的角落,司马平的出现不知是天意还是偶然。

这一天风雨交加,算来山外已是春夏之交了。一道道闪电撕扯着天幕,不时有落雷砸入那片草地,惊天的雷鸣在山间滚响,奇怪的是这闪电不是落在四周的山顶,就是砸向平地的中心,好像那里竖着一根避雷针似的。

又一个闪电落下,石室内蓝幽幽的光闪闪灭灭。司马平惊奇地发现,石桌前的蒲团上好像有个人影。那人端坐着,双手不停地结着手印。那些手印司马平非常熟悉,正是那卷书上的手法。只见他忽快忽慢、时静时动,反反复复地结着手印,在电光中仿佛是电影一般。司马平目瞪口呆地看着,用心地记着,不敢稍动,生怕惊动了那个人影。

还是在很小的时候,司马平就知道有这种自然现象。据科学研究发现,那是因为周围的环境富含铁磁矿,在雷电时铁矿中形成电流,这时铁矿体就变成了原始的录影机。现代录影机的录影带也是用磁铁粉制成的,原理一样。在遇到和录像时相同的环境时,影像就会重放。那么奇异的事想不到在这也能碰到。

终于云收雨歇了。

月光如水银般的泻下,水珠在草尖跳跃着,满眼都是晶莹的闪光。夜异常美丽。

司马平还没有从刚才的震撼中清醒过来。那八十一个手印不停地在他脑海中翻滚,不自觉间,他也在桌前坐了下来,手上也结出一个个手印。随着手印,司马平发现原来充盈在全身36处大穴和奇经八脉中的气息旋转起来,最后全部向丹田汇聚,丹田处的气息越聚越小,越来越凝固。其他穴位中的气息不断地向丹田聚集,又不停地从外面吸入灵气。时间飞快地流逝,司马平不知道这时他呼吸已经断绝,身上发着淡淡的光。要是外人看见,不怀疑是神仙才怪呢!

丹田的气团变得越来越大,又收缩成一团,一遍一遍地重复着。第九遍时气团已变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