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 (第1/4页)

东军与俄国人的冲突已经结束。

只要将s1人“制服”,那么就会迫使史大岭放弃对抗联的支援,所以现在主要的任务是打赢面前的与俄国人的这场战争,其他的等腾出手来再收拾也不晚。

杨靖宇作为东北局代书记,已经将战略决定权完全交给了中央军委,在3月中旬接到军委指示6续将抗联队伍开入小兴安岭,打与不打的问题已经解决,那就是肯定要打!但何时打这个问题,军委还未有命令下达。

为这个问题,杨靖宇曾专门给毛Zd电报请示。回电曰: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先利用有利条件营造好坚实的基础,将兴安岭一带地区搞清摸透,加强粮食与弹药储备,准备长期作战,至于具体出击时间,我方正在与苏方进行磋商,我方要避免陷入急躁冒进不切合实际的战略方针上去,避免再出现左倾行为。

杨靖宇深知最后两句话的意思,当年张鼓峰战斗生后,当时还接受共产联盟指挥的满洲省委曾执行了王明的指令,指挥抗联动了大规模的袭击,谓之“武装保卫苏联”。这种想当然的命令给处境已趋于困难的抗联造成了极大损失,几乎一夜之间,装备落后缺枪少弹的抗联倾巢出动,扑向了优势的敌人,最后趋于覆灭。

这种左倾盲动自杀的行为无益于抗战的胜利,无益于抵抗力量的展壮大,只因一个不了解实情的王明虚无缥缈的一个口号,抗联在短期内就丧失了绝大多数武装,以至于以后没有了可以威胁日本人的力量,这是一个悲剧。

杨靖宇相信这种悲剧不会再重演。

三月中旬,日苏冲突起的第二日,史大岭第一次致电毛Zd,要求毛Zd允许抗联回国打击关东军,这封电报正中毛Zd下怀,原先是你怕触怒日本人,以各种理由限制抗联回国么,现在机会来了,焉有不同意之理?毛Zd很畅快的答应了。

四月上旬,抗联主力已经进入东北大半,史大岭第二次致电毛Zd,询问何时命令抗联起主动攻击,减轻苏军压力。毛Zd回电:待抗联建设完后勤基地并能保持与s1的交通补给线顺畅后,可以起攻击。

四月中旬,抗联主力已全部进入小兴安岭并初步建立了几百个密营,史大岭第三次致电毛Zd问,可否向哈尔滨佳木斯动进攻?毛Zd回电:我们正在加紧侦察和准备破坏交通,借以牵制敌人,我们决心在现在条件下最大可能帮助s1红军的胜利,但我们抗联力量还弱小,在军事上动如此大规模攻击城市的作战意义不大,配合作用恐不很大,假如不顾一切牺牲来动作,有使我们被打坍,不能长期坚持根据地的可能,这不管在哪一方面都是不利的。我党我军对s1的军事援助是间接的,是长期的,是通过巩固我各地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动和开展游击战争,牵制日军的军事力量,从战略上来配合s1红军,我们采取与日本人进行长期斗争方针,而不采取孤注一掷的方针。

由于四月中旬后,日本人停止了地面进攻而采取与s1人进行谈判的方式,苏军压力顿减,史大岭也没有再来电报催问,但授意共产联盟书记季米特洛夫继续对毛Zd“嘘寒问暖”,季米特洛夫时不时流露出不满的情绪。

五月中旬,日苏谈判破裂,急于夺得局部战争胜利的日本内阁动了一次最大规模的战斗,强大的日本海军攻击了s1远东舰队,在海参崴军港内击沉s1两艘轻巡洋舰、14艘驱逐舰、16艘潜艇,s1远东舰队趋于毁灭状态。

远东舰队失去战斗力后,日军一个师团在海军掩护下,在南萨哈林岛滨田旅团和大量航空兵配合下,一举攻占萨哈林岛北半岛,又夺取了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实际控制了那片产油海域。苏军失去了舰队无法渡海支援。

在史大岭严厉的督促下,已经集结了大批飞机和装甲力量的朱可夫不顾一切的扑向前凸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