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 (第1/5页)

!是地下党,虚惊一场。两人跟到沈阳又换了两个直到哈尔滨,到了哈尔滨,暗中保护的两个人对着马迁安使了个眼色消失,马迁安知道,又有来接替的人员到了,不过到底隐藏到哪,马迁安暂时还未现。在哈尔滨火车站等待开往佳木斯方向列车的时候,闲来无事的马迁安特意买了一份报纸看。

4月3o日,日苏谈判失败,重燃战火。朱可夫紧急加强了防空力量,从后贝加尔和西伯利亚军区抽调了2个高炮师,除此之外他还从史大岭那里磨来两个歼击机团,第第45歼击机团装备最新型号的雅克…1共92架,此种飞机刚刚装备部队,是当时s1最好的歼击机,此时也不惜代价的投入到空战中来。双方空战使双方的飞机急剧消耗,俄国人耗得起,即使以4架兑换日本1架的比例也满不在乎,东条立即感觉到吃力了。

现时间,整个日本的航空力量还很薄弱,所有的飞机加起来不过3ooo架,部署在中国东北的飞机只有5oo余架,加上两条航母的舰载机也才6oo多架,经过了长时间多批次空战争夺制空权,现在已经损失了2oo多,零战也被击落了过3o架,日本航空兵渐渐不支。

读好书;请记住唯一地址。。

第248章 猛虎归山(2)

坐在候车室长条凳上的马迁安一身暴户打扮,他装扮的人物是原随张学良败退入关的东北**群众,在山西阳泉开了货栈而财的家伙。他的证件上也清楚的显示了此人身份,现在是“黄道乐土”治下的顺民。他一路应付盘查的理由就是回东北收点山珍,促进“华北自治政府”与“满洲国”物资流通,搞活经济。一路上被揩了好几次油,不过都是小钱,花出去不仅避免了对方进一步盘问,还顺便交上了几个贪财的“朋友”。

此时的哈尔滨火车站规模并不大,候车的人员没有后世的动辄上万人之多,但也有数百人,昏暗的候车室里,马迁安与牛颜耐心的等待李凤山买票回来。

接替地下党暗中保护的人还没有出现,但马迁安不着急,他知道他们一定就在附近,若不是有人接替,那两个从沈阳跟过来的同志不会撤离。

牛颜百无聊赖,瞪着眼看了一会儿来来往往拖家带口的行人,顺口嘀咕几句广东话,对李大哥磨磨蹭蹭不回来表达不满。

马迁安则将一顶礼帽扣在脑袋上,透过帽子前沿儿挖出来的一个小洞注视着离自己有1o米远另外一排座的两个人,暗中仔细观察。帽子里的额头时而紧张的蹙一下,时而松弛一会儿,马迁安摸不准这两人什么身份,但他们有意无意瞟浮过来的眼光却被他捉了个准。

身材较高的那人三十岁模样,长脸剑眉大眼睛、尖下巴大耳朵,身体粗壮,深灰色长衫戴黑色礼帽,脖子上还围了一条小薄围巾,看似粗犷却又不经意流露出一丝儒雅,偶儿一次还对着马迁安的方向笑了一下。

身材较矮的那位,则长的毫无特点,脸上每件器官单独看都不赖,但凑在一起却没有1+1=2的效果,最中肯的评价也仅仅能给他个1。5,佝偻个腰,偶尔将眼光从眉毛上射过来观察马迁安。

是敌是友?很难判断,是敌?为什么还不上来抓我?难道是等后援?马迁安内心中一再告诫自己要镇定,不要冲动,要相信暗中护送他的同志是可以信赖的,不可能出卖自己。

那么这两人是友?那为什么还不过来对暗号,好让我心安呐。

李凤山回来了,径直一屁股坐到了马迁安身边,不住的擦汗,还带点气喘的邀功道:“等了半天,挤得一身臭汗换来一句话。”

“啥话?”马迁安没动地方,从捂在脸上的帽子里懒洋洋的问了一句。

李凤山气恼的弹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将衣襟上的一块鸡屎弹掉说道:“售票的小娘们啪的拉开帘子吼:‘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