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部分 (第4/4页)

不合算。那么有没有办法克服呢?有。一种比较少见的半装药子弹。也就是减少51倍径大威力子弹发射药,在外形不变的情况下弹头涂上特殊颜料以区分全装药和半装药子弹,后果是发射药减少会导致弹道发生变化,需要通过长时间实验适当修改弹头外形。

反正也不着急装备,所以他趁宋子清两人试射步枪的机会,提出先使用半装药子弹并慢慢从51子弹过渡到39中间威力弹药的计划。步枪上也提出了改进建议,最后还按照非常熟悉的56式半自动步枪画出结构草图交给刘庆恩,这使得后世没赶上好时机的56式半自动步枪民国版提前很多年出现。

这些都是后话。

四人回到杨家后,宋子清立刻把蒋方震的原话说了遍。其实杨秋早看出两人的来意,蘀他们倒上茶后对蔡锷笑道:“松坡,你这个老同学什么时候也学会躲在后面了。”

蔡锷和张文景躲在沙发里直白眼,心道还不是学您这套东西。宋子清也很担心后勤,继续说道:“我觉得百里的建议很有道理的,英法有完善的后勤保障能力,还有美国在背后悄悄帮助,我们出兵不用太操心后勤。俄国在这方面很糟糕,西伯利亚、乌拉尔等地虽有足够粮食,但铁路和天气糟糕连自己军队都供应不上,怎么又能保证我们的需要?”

他看眼张文景继续说道:“此外,参战的规模有多大也是个问题,欧战毕竟不同于上次,所需的弹药和物资大约是对日时的五倍,所以文景和徐秀钧年底前计算过,如果投入五个步兵师我们目前的财力可以支持两年。如果十个师只能支持一年,二十个师的话。。。。。。文景要向您辞职了。”最后这句话让四人都不禁莞尔,张文景更是笑道:“我辞职不打紧,大不了回汉阳找刘庆恩弄个差事。可要是前线军需不足,子清你这个参谋长就要被骂死了。”…;

有了蒋方震和宋子清在前面,蔡锷也终于说出自己考虑很久的事情:“除了后勤外,我们也要有其它打算!俄国国内上月又出现大罢工,从陆征祥发回的电报人数超过20万,颇有日本510暴动前的迹象。如果出兵就必须提前做好应变准备,一旦俄国国内局势恶化是立刻撤出还是武装干涉都是问题!

我同意百里的说法。我们和俄国存在必然的地缘政治冲突,这种矛盾目前还看不到调解的可能!但干涉也不能说做就做,现在国家财力不具备一棍子打死俄国的可能,贸然干涉只会加深与俄国的矛盾,从而导致将来更大的冲突。何况我们现在与日本已经无法共存,如果北方也不宁的话两线夹击必会出现,除非。。。。。。。”

“除非得到英美支持对吗?”杨秋蘀他说出了答案。

蔡锷点点头:“没有英美支持,我国目前的国力挡不住两线战争。只有让英美限制住日本投鼠忌器,才有机会干涉俄国。”

杨秋深吸口气。中国从来就不缺战略家,数千年的朝代更迭。孕育了数以百计千古名将的土壤上怎会没有一些有远见的人物?蔡锷和蒋方震就是最佳写照,在一团迷雾时就能通过种种迹象看出俄国必然要内乱,而且还看出干涉所需要的必须外部条件!没有开始就考虑如何结束,这才是他们能傲视民国群伦缘由。

但他们毕竟不是自己,没有能看穿未来的目光,当穷党取得政权并媾和德国签署布列斯特和约后,英法会何等怒火中烧!在目前悄然改变的战局面前,一旦历史继续按照轨迹运行,苦难更重的法国必然会寻求对俄国是实施外部干涉将俄国拖回战争,在自己没有力量的情况下他们也肯定需要能干涉俄国的人物出现。历史上中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