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部分 (第1/5页)
毕竟到了他们现在的年纪,最乐于提携后辈了。难得王观有这样的胆量,敢在他们面前表演。就算是说得不对,也是勇气可嘉。值得鼓励。
“那我就献丑了。大家不要见笑。”王观微笑道,然后拿出一双白手套戴上,轻轻走到桌子旁边,双手扶着大罐打量起来。
大罐的圆口很大,一看就可以见底,王观稍微打量内部情况,主要是观察里面的胎质。然后再把罐子轻翻,继续察看底足。罐子底足露胎无款,王观轻轻触摸。只觉得胎质坚硬,符合明代瓷器的工艺特征。
当然,这只是初步鉴定而已。王观把大罐扶正,又仔细打量青花釉色,尤其是表面那层青花龙纹、云纹、卷草纹、海水江牙纹图案。
不久之后,张老笑问道:“王观,看出什么来了?”
王观沉吟道:“从罐上的青花龙纹来看,这应该是明初的东西。”
“怎么说?”张老含笑道。应该是了然于胸。只是在考较王观而已。旁边几个老人也是这样,脸上带着笑容,看王观怎么应对。
“明初的龙纹,基本上保持了元代龙纹的一些特征。比如说头小,颈细,身细长,鳞状龙纹,周围衬托以火焰纹。如意头状朵云……”王观娓娓而谈道:“当然元代的龙纹,用现代的审美观来看,多少有些幼稚可笑。而且时代不同,龙纹多少会有些变化。”
“特别是到了明代的永宣年间,龙纹又发生了一些变化,龙纹变得形体粗壮肥大,威武凶猛。形象高大。颈部的发曲而向上冲,有怒发冲冠之势。这些特点都与大罐上的两条龙纹一样,所以我怀疑这个大罐是永宣年间的东西。”
王观继续发表见解:“毕竟在永宣之后,明代的龙纹多为游龙,已失去前朝张牙舞爪、凶猛威武、叱咤风云的雄姿,而表现出一副性情温顺的神态,不可能再出现类似青花大罐上这种张牙舞爪的凶狠形象了。”
“没错,经过专家鉴定,这是宣德年间的青花云龙赶珠纹罐。”这时,大掌柜连忙点头附和起来,然后笑叹道:“小兄弟,真是好眼力啊。”
张老微微点头,又问道:“朝代是确定了,那么东西是真是假?”
“瓷罐胎体厚重,胎白质密,釉色细腻,厚而均匀,青花色泽清淡,稍有晕散。一切的工艺都符合宣德年间瓷器特点,应该是真品无疑。”王观确定道,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他甚至悄悄地打开特殊能力,看到了龙纹罐上的一抹金黄灿烂的宝光,这才满意点头。
“小伙子眼力不错,东西也不错。”一个老人赞许说道,然后也走上前打量这个青花云龙赶珠纹罐,十分认同王观的鉴定。
“不错而已,可惜……”
与此同时,张老上前看了一眼,就摇头道:“这罐子纹饰虽然繁复,但是画工不算精细,甚至可以看到细微的小黑点,可见是烧造不成功的次品。”
别的事情可能困难,但是想要在鸡蛋里找骨头还不容易。张老一开口,旁边几个老人就纷纷点头,然后你一言,我一语,把这个青花云龙赶珠纹罐从头贬到尾。
而且,人家不是胡说八道,强词夺理,而是言之有物。从工艺、造形、饰物、青花釉料等等细节上,一点一点的挑出毛病来,让你不服不行。
旁边,大掌柜听得额头冒出涔涔汗渍,脸上苦笑不已。半响之后,张老摆手道:“东西一般,不合我的胃口,你们谁要?”
“你看不上眼的东西,就推给我们?合着我们就是拣剩菜的呀!”一个老人笑骂起来:“小李,这东西收起来吧,另外再拿这件出来给我瞅瞅。”
“好嘞,田老稍等,我去去就回。”大掌柜急忙点头,小心翼翼抱着罐子而去。
不久之后,大掌柜走了回来,手中多出一个大盘。这个大盘比较特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