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部分 (第3/5页)

了,这也是一个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对于收藏鉴赏家来说,活到老,学到老,绝对不是什么空话。

时代在进步,每年不仅是科技在日益更新换代,连做假的手法也是在不断的演变。如果觉得自己的经验足够丰富应对一切造假伎俩,那么离打眼的日子也不远了。

王观最佩服的就是钱老这种每天都在坚持学习的毅力,不仅是钱老,几乎每个大收藏家都是这样,时时刻刻在汲取养分,免得落伍了被淘汰。

就是有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在,所以尽管王观取得了常人难以期盼的成绩,却不敢有任何的骄傲自满。因为他十分清楚自己的成绩蕴含了极大的水分,根本不像钱老等人,完全是踏踏实实,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根基非常沉稳,无可撼动……(未完待续。。)

第749章 夜光杯的传说

ps: 第二更了,还有月票的话,就请多支持一下吧。

谦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骄纵。

王观是幸运的,在钱老等人的以身作则下,完全没有这方面的苗头。或者说就算有这样的苗头,却被钱老察觉出来,及时予以掐灭。

在钱老等人看来,有天赋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天赋的人不走正途。比如说朱大先生,以他巧夺天工的仿古技艺,完全可以成为受人景仰的大师。指不定再过两三百年,他的名声就可以和清代的唐英相提并论。

毕竟唐英也是以仿古出名,不过人家不是单纯的仿古,也会适当的创新,所以深得世人的敬重,甚至把他在瓷都督陶时期的窑口称为唐窑。

能以姓为名,可见唐英做得多么成功,别说两三百年了,就是再过两三千年,只要陶瓷这门技术没有消失,他绝对还会出现在陶瓷史册上。至于朱大先生,就算有名,估计也是留下骂名。而且在正经的史册上,绝对不可能提到他的名字。

人类的社会属性,必然是要抑恶扬善。如果是正史,或许还介绍一下奸臣佞臣的事迹。毕竟古代的奸臣佞臣,除了个别罪恶昭彰的人,其他人到底是好是坏,也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但是陶瓷史却不同,这算是一种比较专业的史册,只会记载某年某月某日,是谁创造发明了什么东西。绝对不是提到某年某月某日,谁制造出假以乱真的赝品。所以说,类似朱大先生这样的人,注定要消逝在历史长河之中,不被后人熟知。

钱老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在王观身上,在他看来以王观的天赋,只要用心学习下去。到了他现在的年纪,取得的成就肯定要远远超过自己。

尽管王观从来没有拜师,但是钱老已经视他为自己的接班人了,自然要用心指导,免得他误入歧途,白白浪费了大好天赋。

对此,王观多少有些明白,心中也十分感激。所以看钱老专注观赏赤壁赋长卷,或者有些口渴了,就顺手奉上一杯清水。

“谢谢……”钱老微微点头。顺手接过杯子啜了口清水。

一瞬间,王观笑眯眯道:“钱老,滋味怎么样?”

“嗯?”

钱老一怔,不解道:“什么滋味?”

“水的滋味呀。”王观笑道:“能喝出是什么味道吗?”

“突然问这个,是不是有什么古怪?”钱老思维敏锐,立即发现了王观的异常,同时再次举杯抿了口清水,稍微品味就笑道:“西湖龙井茶……等等,好像有些不对。”

适时。钱老低头看了眼玻璃杯,只见杯中的水清澈透明,根本不是茶汤的颜色。要知道但凡是茶,经过开水冲泡之后。茶汤总会有各种或浓或淡的色泽。清澈透明的茶水,一般情况下已经没有茶的味道了。

然而,钱老却在这杯清水品尝出浓郁的清香味道,自然让他有些奇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