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部分 (第2/5页)

他稍微品味了下,就摇头晃脑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夷希希夷,果然是十分玄妙……”

“什么意思啊?”有人不懂,虚心请教起来。

“这是老子说过的话。”

有人虚心好学,老先生也乐得讲解:“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其实这是老子对于道的阐述,他觉得道是一种无色、无声、无形之物,有点儿像空气……”

老先生娓娓而谈,旁边的人懵懵懂懂。好像有些明白了,实际上根本不明白。很正常,道家的道,本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不明白就对了。

看到解释不清楚,老先生干脆说道:“反正你们只要知道,希夷就是指虚寂玄妙的境界,希夷博物馆,可能就是指博物馆里头的东西十分玄妙就行了。”

“嗨。你早这样说,我们不就明白了吗。”

一瞬间,旁人连连点头,少不了奉承几句,夸赞老先生有文化。

老先生也是眉开眼笑,然后矜持摆手道:“这不算什么。看,博物馆开门了,大伙儿也进去瞅瞅。到是要看看,里面的东西怎么玄妙法。”

开业第一天。需要足够的人气撑场,所以许多新开的商场都喜欢举行一些打折促销活动。博物馆肯定没办法促销了,但是免去门票让人自由参观还是能够做到的。

中国人口基数十分庞大,不可避免产生了大量闲人。

当然。闲人也分两种,一种是游手好闲,不工作的闲人。另外一种却是不用工作,没有经济忧虑的闲人。来鼓楼的大多数是第二种闲人。有些闲钱了,喜欢倒腾古玩。现在看见博物馆开门,自然要进去看个热闹。

“有好东西的话。就看久一些,如果都是垃圾物件,直接调头就走。”

带着这样的想法,一帮人涌进了博物馆之中。首先就看到了窗明几净,十分干净整洁的环境,立即让大家感觉十分舒服,印象分也提高了不少。

不过,对于博物馆来说,环境永远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环境赃乱肯定有负印象,但是馆藏的东西好不好,这个才是保证博物馆能够经营下去的关键。

“划分了三个区域,一层的瓷器区,二层的书画区,还有三层的多功能区。”

此时,有人在观看博物馆的示意图:“每个区域又都有详细的划分。比如说一楼,分别有唐宋元明清民国六个展览厅,摆放了不同时期的陶瓷器具。”

“呵呵,居然是按年代收藏,气魄倒是足了,就是不知道东西是不是笑话……”

看清楚了示意图,每个人就按照自己的喜好,或是不屑讥笑,或是带着几分好奇,随之慢慢地散开,走进不同的展厅观赏起来。

“咦!”

“啊!”

“哇!”

在看到东西的一瞬间,许多人忍不住发出不同的感叹声:“真的假的?”

“珠山八友瓷板画!”这是民国瓷器珍品。

“五彩十二花神杯!”这是清代康熙官窑名珍。

“弘治鸡油黄瓷盘!”这是明代单色釉珍品名瓷。

“枢府釉卵白瓷小碗!”这是元代不逊色于元青花的名品。

惊叹的声音,在不同的展厅中传了出来,让人感到惊喜交集的同时,也情不自禁产生了更大的怀疑。诸多名瓷珍品,到底是不是真东西?

“这还用怀疑,没看到旁边的鉴定证书吗?”

与此同时,一个明眼人示意道:“鉴定书上的签名,还有印章,那是出自故宫的大专家之手。而且不仅是一个,这种联合签名,不可能造假。再说了,就算鉴定证书有假,但是以我的眼力,硬是看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