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 (第4/5页)

与“分”就是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关系。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老子说:“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

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商鞅说:“以战去战,以刑去刑。”

以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不作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失败是成功之母。”“置之死地而后生。”“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等等,这些流传千古的名言警句里面也蕴涵了深刻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物壮则衰、绝处逢生、致阴致阳、致柔致刚、滴水穿石、穷寇勿追、反败为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破釜沉舟、绝处逢生、枯木逢春、返老还童、因果报应、新陈代谢、瑕不掩瑜、白璧微瑕、推陈出新等等,成语中也蕴涵了深刻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正是因为我们的先贤圣人为我们留下了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所以我们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总是避免锋芒毕露,总会留足游刃有余的空间。体现出来的是以“得体”为第一要务,这个“得体”的处世哲学的集合就组成了我们的礼仪之邦。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辩证法理论思想运用于军事战争的成功案例。

秦始皇称霸于列国。他的小儿子胡亥继承父业,也想称霸于列国。为此,他刚刚登上王位,就派大将章邯率领大军首先打败了陈胜、吴广的起义队伍,然后北渡黄河前去攻打赵国。

但赵国哪是秦国的对手?于是,赵王就派使者前往楚国去请求援助。

赵国的使者到楚国后,就直奔楚宫去见楚怀王,一五一十地哭诉起了秦将章邯攻打赵国的暴行……

当时,项羽正好在场。项羽怒火中烧。他对楚怀王说道:“我们应当马上发兵救赵,我愿去跟章邯拼一个死活……”

随之,楚怀王就派项羽做为上将军宋义的副将,领兵前往救赵……”

但谁知宋义是个胆小之徒?楚国的兵马行至安阳(当时的安阳是现在的山东省曹县)后,就安营下寨,不再前进,一连四十六天一直按兵不动,不敢与秦军决战。这可把项羽气坏了。一怒之下,他把宋义杀了。

杀了宋义之后,项羽就立即派他的手下将领英布等人带领两万人马要渡过漳河去打秦将章邯。听说楚军要渡过,章邯派两秦将司马欣和董翳带兵去拦阻。那两个秦将不是英布等人的对手,一交锋就打了败仗,急忙后退。于是英布等人就顺利地渡过了漳河并牢固地占领了河的对岸,接着,项羽即率领所有的军队都渡过河去。就在全军刚刚渡过河后,项羽便吩咐士兵,每人只许带上三天干粮,把所有做饭的釜(即锅)砸了,把所有渡过的舟沉在了河底,把兵营也毁了。他并对将士们说:“成败在此一举。这次咱们打仗,只准进,不准退;三天里头必须将秦兵打败。我们要和敌人血战到底,不获全胜,誓不收兵!”

将士们看到锅砸了,船沉了,一点退路也没有了,因此,就都抱着死战到底的决心和秦军拚杀起来。结果,楚兵以一当十,喊声震天,锐不可当,大败秦军,救了赵国。

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军事谋略就是一种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也是中国唯物辩证法的典型例子,中国人在涉及到辩证法思维的时候总会引用这一典故。

古时候,塞上有一户人家的老翁养了一匹马。有一天,这匹马突然不见了,大家都觉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