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2/5页)

落的方向。走婚一旦成为习俗,就形成了比法律更有效的秩序。做走婚人是男人的极光彩,极荣耀的事。走婚人被看成是学问家,信息的传播者。对于走婚人的意愿,每一个接受的母亲都愿意照办。在一个地区往往出现一个威望极高的走婚人。走婚人像巡回似的游走于几个村落,他尽量的开拓他的范围。形成了很强的感召力。

在仰韶时代,游走的男子很多,只要带上采集的食物,随便走到哪里,都会被收留。十五岁孩也是这样地游走。

十五岁孩到大山东边以后,留下记忆最深的有二点,一个是大山以东食物十分丰富,遍地是采不完的嫩叶,树果,这里的人不知道什么是饥饿,也不用储备食物过冬。那遍地的自然风干的食物采也采不完,相比之下大山以西的食物已经到了枯竭的程度。第二点便是对娲祖的崇拜,在大山西,虽然华人包括半坡人都说自己是娲祖的后代,却没有大山西人那么热烈。他看到,凡是稍大些的村落如果一个说唱人被人们围在中间,就一定是在说唱娲祖的故事。

半坡人的故事(续)

半坡人的故事(续)

6

草的茎头开着白的,黄的和蓝的小花儿。母亲带领她的孩子出了穴,在穴前的草地上,阳光明亮,天气温暖。空气中散发着青草的香气。母亲的五个孩子在草丛间嬉戏,孩子中小的那一个正在捉蝴蝶。大的一个是个女孩。这女孩只比母亲矮一点点,这女孩站着,若有所思,望着远方。远方有高的山,宽的河,还有丝絮般的白云。她的一只手伸向自己的生殖器,抚摸着。母亲看见了女儿的动作,女儿有了发情期,

母亲在生了最小的孩子以后就没有了发情期。她摸了摸自己的发皱发黑的皮肤,看看干裂的手脚,她记得在很多年以前,她自己就是大女儿的现在的模样,那个时候,她也有母亲。跟着母亲住在一个穴里。也是一个花季的日子。来了两个汉子。其中的一个汉子长得很高很壮,腿直直的,肩宽宽的。头发整齐的披在肩上。眼睛和嘴都象是在笑。这个汉子抱着她向河边走去。汉子摸她的乳房,抚摸她的生殖器,她一下子喜欢了这个汉子。回到穴,当晚就住下来,过了三天,她又被带到现在这个穴。

她记得很清楚:又过了几天,这个心爱的人与他的伙伴就上路去了远方。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她等他,盼他,这么多年过去了,心爱的人始终没有回来,每到发情期母亲都向他走去的方向张望,希望他回来,她空盼了一年又一年,空等了一年又一年,心爱的人没有再回来……没有语言的交流,没有爱情的许愿和承诺,第1次婚恋就这样结束了……她只能领回别一个男子到穴中来,在这块河谷,相守一个男子的母亲已经很不少了。这些人不再到河边去领回来走婚人。母亲也希望有一个可心的男子同自己相守,可是,很多年过去了。母亲的孩子也已经有五个,母亲知道自己的生育期过去了。要不了很多年自己的孩子会长大起来,各自去过自己的日子。这个造得异常坚固的穴,陪伴了她一生。当着孩子都走出去,终将倒塌。

母亲的大女儿向高山的方向走去,母亲知道她要去找一个男子。母亲深情的望着大女儿的背影,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女儿领了一个年轻的男子回来,看上去,这男子差不多还是个孩子,腰间围了一块漂亮的毛皮。母亲感到满意。大女儿和男子拉着手进了穴。母亲发出“哆”的声音,是回家的意思。她的孩子们立刻回穴去。母亲要进穴去招待客人,她不放心孩子在外面,外面不安全。回穴以后,由二女儿去安排草床。二女儿会做好的。、母亲抓了一只鸡,她要用鸡来招待大女儿的男友。这就表示了母亲的意思。她将鸡摔死,又很熟练地抓掉鸡毛,将鸡投进盛了水的陶锅里,就吹燃了锅下面的余火。这陶锅是一个走婚人送给她的,已经很多年了。这陶锅开裂的缝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