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 (第4/5页)

他将目光一转,看到了朱剑秋。

因为苍云军所有人,在穿着方面,不管是铠甲还是刀盾或者靴子布衣之类的东西,全部都有着浓浓的苍云军的风格和苍云军的标记,而眼前这个男人,虽然穿着便衣,但是衣服上却丝毫没有苍云军的标记。

况且,刚才走过来的时候,风夜北略落后薛直一点以示尊敬,这个人却和薛直并排行走。

于是方泽拱手问道,“这位是?”

“天策府,朱剑秋。”朱剑秋一边回话,一边看着方泽身后长长的车队,问道,“不知方兄都带了些什么货物来这里贩卖,之前听夜北兄说,不单单是粮食吧。”

“确实不单单是粮食。”方泽说着,让燕忘情直接叫来十几个苍云军的人帮他搬东西。

从第一辆车开始卸载。第一辆马车上,装着的全部是一袋又一袋的优质东北大米,方泽叫人全部抬下来,然后打开了装粮食袋子的口袋,供苍云军的人检查。

中原古代,东北还不是粮食生产基地,而大米也基本上以南方米为主。但是薛直一把伸进米袋,抓出来一大团米粒仔细看时,发现这些大米各个都晶莹洁白,一点也不像是质地易脆的南方米。

第一百三十三章吃面条会中毒的

“这是哪里的米,怎么看着如此之好?”薛直忍不住出口询问,方泽拍了拍米袋,说道。“这是我们那儿的东北大米,别看卖相好,吃着也好,不信你们煮一锅试试?”

薛直听言挥手叫来几个苍云的弟子,叫他们去试着煮一下这个大米,然后方泽继续指挥人,搬了几十袋子面粉下来。

面粉这个东西现代的和古代的比起来那真的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了。就拿华夏古代来说,最早以前的古人们连做面条都不会,吃面的方式是和吃米的方式一样,直接一锅煮出来吃。

因为这样的做法实在是太过于难吃,现代人见都没见过,到了唐朝倒还好点,各种点心的做法已经研究出来了,早期的挂面也已经开始普及了。

当然,因为受限于工具的原因,所以古代的面粉质量感人,有时候还会被莫名其妙加入什么东西,导致吃死人。

所以这就导致了古代的中医们一直以为面条这玩意是有毒的吃多了不好,这些中医中就包括药王孙思邈老前辈,‘多食,长宿,加客气。畏汉椒、萝卜’这可是他老人家的原话,意思就是吃面多易引发外邪侵入体内,用花椒、萝卜方能克其毒。他信誓旦旦地说,曾亲眼看到一些吃面多的山陕人小腹发胀、头发脱落而死。

不过,中原此时的文明进程和华夏唐朝差不多,所以大家也都仅仅是认为这东西吃多了才会出问题,而不是像元明之时,认为这玩意根本就是剧毒。

元代的名医贾铭说吃面中毒后,不仅掉头发,连眉毛也跟着一起掉,而明代慎懋官在《花木考》中称:“小麦种来自西国寒温之地,中华人食之,率致风壅。小说载中麦毒,乃此也。昔达磨游震旦,见食面者惊曰:‘安得此杀人之物’。后见莱菔(萝卜的古称),曰:‘赖有此耳。’盖莱菔解面毒也。”

所以,爱吃面条的童鞋,请你不要穿越到太早以前,不然你要么从此以后不吃面条,要么就只能赌一赌,吃面条会不会吃死人了。

想想都觉得心疼。

不过现在雁门关缺粮食缺的严重,哪里还会管面条能不能吃死人的事情,薛直打开面粉袋子,一手伸进去,雪白细腻的面条顿时与皮肤接触。

薛直从未见到过如此细腻的面粉,要知道,古代的面粉是因为工具的原因,是小颗粒状的,而不是像现在的粉状,要不是薛直对农业略有熟悉,差点没有认出来这是面粉。

几十袋子面粉搬下来,薛直打开一一看了一下,发现都是这种质量的面粉,看向方泽的眼神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