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部分 (第2/4页)
睡觉了。”
谁知,孙策和周瑜都已经看出我受伤不轻,周瑜便跟了进来,一听之下,却被惊的楞在当场:“啊,小将军竟是如此……”他说不出话来了。心想,几天没休息,还能如此作战,看来他的实力真的比伯符还强,以后遇上此人为敌恐要多加提防。
我却不知道他在动这种脑筋,要紧说:“子玉谢周将军挂念,我真的没事。还请将军莫要声张。”周瑜点头:“如此,请小将军先歇息了,我就不打扰了。”说完退了出去。太史慈安顿我躺下,也跟着出去了。我实在太累了,躺下就睡了过去,等我醒来,已经到了掌灯时分。我睡的舒服,太史慈他们也谈的开心,只是主题嘛……
今天下午,太史慈和孙策,周瑜等谈的颇为投机。孙策笑着问他:“当日神亭,如子义擒我,当得杀我否?”太史慈笑到:“未知可否也。”孙策大笑:“子义真丈夫也。惜不能与我共事。”太史慈默然片刻道:“我与子玉有约,请恕太史慈不能为将军效力。”
孙策点头叹息:“你这个兄弟赵子玉真是奇才,他小小年纪竟如此本事,我听的公瑾言到他三日未曾休息,唉,还能与我一战。现在他才十六,再过得几年,我观世上恐无人是其敌手。”太史慈笑道:“我就曾败在子玉手中。不瞒将军,子玉实际才十三,他年纪虽轻,本领确实高超。”
孙策眼睛都鼓出来了:“十三?唉,今日之事还好是我输了,否则传了出去,我可怎么自处?”太史慈听的好激动,心想这个孙策真是真诚之君子:“子玉就是怕将军因为他的年龄而出手顾虑,才故意多说了几岁。唉,他做事真的是很出人意料。”
孙策奇怪的:“子义将军,你与他是如何相识的呀?”太史慈一笑:“子玉是先认了我的母亲为义母,才认识我的。”说着,他将与我相识的过程说与孙策和周瑜等人,听的众人心神俱醉。
半晌,孙策才答道:“以他一人之力,面对十万贼兵,竟一战成功,唉,恨策不在也。”程普更奇:“他如此小也,竟然懂得理政之事?哈,还真是个将军。”周瑜在一旁脸色阴沉。孙策很是奇怪地问:“如今,尔等兄弟难道听命于一个北海太守?孔融虽有大才之名,并无实际才能呀!”
太史慈摇头:“没有,我们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我们三个做哥哥的都等待子玉找到其兄长赵子龙。实话说与将军,若不是子玉仁慈,不愿以万人性命创一人之业,我等兄弟早奉其起事也。”(这种话他都说,真是....)孙策看了一眼众人,大家的脸色都变了。
周瑜言道:“既然如此,你们兄弟可否先在江东安顿几日?”太史慈自然明白他的意思:“非我能做主也。如果子玉愿意,我等兄弟均无异议。”众人全部绝倒,如果太史慈刚才所讲的众人还可以接受的话,现在话中的意思让众人晕了。
孙策问道:“子义将军,我听赵子玉所言,似乎也不看好刘鹞,你不是也来了嘛。再说,赵羽再好,也不过是一孩童,你们……”
太史慈笑道:“我在认识子玉之前便已经接到刘鹞的书信。五弟的本事真的很大,连我们三哥,在河北素有鬼才之称的郭嘉也说他不是子玉的对手。在寿光,子玉可是政,军一手抓的,否则我们兄弟也不会有奉他为主的想法。我来之前子玉也曾经对我说到刘鹞不足以担当大事,是我不忍心有负刘鹞赏识之恩,故来此。走之前子玉曾对我说,刘鹞日后必遭大败,到时候他会来救我性命,我当时还不相信,唉....”
周瑜看一眼孙策:“未曾想赵子玉竟还有如此本事。”众皆点头。孙策大叹:“我无缘也。”
看看天色将晚,太史慈告辞来看我。孙策和周瑜送他出门后,周瑜将孙策拉住,众人坐在堂前,还在消化太史慈所说之事。他们还不相信太史慈说我因为仁慈而不愿争霸之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