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3/5页)

崭新的惶恐,奇异的不安和燥动渐渐成形。

惜春闭上眼睛细细冥想,她已经不用打坐也可以进入禅定的状态。慢慢,在那个虚空里,她看见自己与妙玉手中的棋子化作笔,而棋盘化作了水面。她们在水里写字,那些思想边写边消失。

“你的心苦追寻何事,你存在又有何义?”

“爱恨嗔喜怒,它们盘踞你的脑海之中,牵引你的思想,但你有无想过,它们是什么形状,有什么颜色,从何来,又由何而去?想明白这些原无来处,亦无去处,达至“无所得”的境界。“

她和妙玉两人对问。但这样思想的对峙最终必然没有明确的结果。没有高下,对错之分,只是相互缠绕,渐进,深入。

妙玉言道:“我渐渐可以看到虚空,但那扇门,惜春,它从我眼前倏然消失了。这是怎样的异象?”

她看着她的眼,走入明亮而广袤的星际,仿佛置身清冽冰凉的水中,她回答说:“我不知道。不能够理解。我如手拿花环的小孩子,虽然知道手里的花已经凋谢,依然不舍丢弃。我隐约有不满足,因为我的人生还是残损的,我陷在这残损里不能够看破,甘心放下,翩然靠近。妙玉,我还看不见虚空的所在。”

“那么——就是这里了。”惜春静静地睁开眼睛,笑意如地平线初绽的阳光。

妙玉的身影已经消失。原本对妙玉的,那鸢尾花般幽深怜意也变换成惜春自己紫罗兰般的的忧郁——还有些事我未听说,还有一些人我未看过。从未获得满足的心,如何能够满足安静?

离开思想的虚空,她变得更冷静,能够重新缜密的审视自己。

想起自己的十六年,都是在这个深宅大院里度过。惜春对自己心生歉意。幸好这只是一瞬间的事。一眼瞥见入画朝自己走来,惜春的脸上立刻恢复了淡然无谓的情绪,转身走进了藕香榭。

天色渐渐暗下来,飞渡水上的光明已经逝去,藕香榭里烛光幽暗,惜春的脸在烛光里模糊不清,像古墓里年久失色的绢画。

入画看见她渐渐挑亮了烛台。

惜春的脸在骤然而至的光明里显得鲜美娇艳,如同夜间窥见了一朵白色优昙盛绽开来的刹那芳华。

“姑娘。”入画轻声说:“老太太那边传饭了。”她眼底还残留了方才刹那的惊艳,被逼住了,呼吸有点不畅。

“就去。”惜春放下手里的小剪刀,往内室走去。入画在背后看着她,说不出她有什么不同,而就像刚才眼前突然一亮一样。她能感受到惜春与以往有些微妙不同。这种感觉就像立春之日那个点刻过来,顷刻之间庭树房栊,堂前灶下,连人的眉眼之间都有了温和春意。

惜春对帮她整理发髻的入画说:“吃过饭我就去回老祖宗,明天你陪我去一趟玄真观。”

23…更多精彩E书尽在:。52ebook。

2007年8月22日 星期三 1:38:03 PM《惜春纪》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

眼前飞雪渺茫。惜春裹紧了身上的缁衣,从角门的避风处站起来,她已经感到饥饿。在这里是无益的,日暮时分,这条街上行人稀少,或者应该是没有人,除了惜春,也没有住户,不见炊烟。

换言之,此地,无处化斋。

暮野四合。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孑身行走,惜春冷漠清瘦的脸上看不出任何不安悸动。冷风激烈吹过,她只是再次裹紧了缁衣,往街口走去。

确信自己是这渺茫世间孑身行走,飘零的一个人。所以连悲伤自怜的心情也全部失却。因为没有时间和心境。

惜春站在街口,回头看这条街,刚才走过的大宅。眼前所有死寂地如同郊外荒冢,而她是祭扫的唯一的一个人。从街口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