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所以能够不断进取。正因为圣人不去与他人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相争。古人常说:“委曲可以求全。” 难道这是空话吗?诚心全意地去做就会从中受益。
第二十三章 道德相随
清静符合自然之道。狂风不会刮一上午,暴雨不会下一整天。是谁在刮风下雨?是天地啊!天地的狂暴都不能长久,何况人呢?所以说顺从道行事,道就会与他相伴;做积德行善的事情,德就会与他相随;做失道失德的事情,就会成为失道失德的人。与道相伴的人,道也乐于帮助他;与德相随的人,德也乐于辅助他;成为失道失德的人,会遭受失道失德的报应。一个人的信用不足,人们就不会信任他。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踮起脚跟是站不稳的,跨步前行是走不远的;坚持自己成见的人,是很不明智的;自以为是的人,得不到他人的赞同;自我夸耀的人,反而没有多少功劳;自我矜持的人,也不见得能够长久。在有道之人看来,这些行为就像是:吃剩的饭菜、多余的肉瘤,是让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之人不会去做这类事情。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有一种事物浑然一体,在天地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听不到它的声音、看不见它的形体,它独立存在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停止,可以看作天地的本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地称它为“道”,又勉强地为它取名为“大”。它广大无边,无限伸展,返归根本。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之中有四大,而人是其中之一。人法取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取法于自然。
第二十六章 稳中求静
稳重是轻率的根基,平静是急躁的主宰。所以君子出行终日不离开行李和车辆。虽然看到荣华的景象,也会处置超然。万乘之国的君主,怎么能只顾自身而轻视天下呢?轻率的言行会使国家失去根基,急躁的言行会使自己失去威信。
第二十七章 圣人善行
善于出行的人,不会留下车轮的痕迹;善于言谈的人,不会说出难听的话语;善于计数的人,不需使用筹算的工具;善于关闭的人,不用锁具别人也无法开启;善于捆绑的人,不用绳索别人也无法解脱。所以圣明的人常能做到人尽其才,因此没有被遗弃的人;常能做到物尽其用,因此没有被废弃的物。这就是真正的明达。所以说善于做人的人,可以成为众人的老师;不善于做人的人,可以成为众人的借鉴。不尊师重道,不善于借鉴,虽有小聪明却是大迷糊。这是重要而玄妙的道理。
第二十八章 明哲保身
明知自身的雄强,却能够安守雌弱,就像天下的溪水一样;像天下的溪水,通常道德就不会离失,而能复归到婴儿的状态。明知自身的清白,却能够安守辱没,就像天下的山谷一样;像天下的山谷,通常道德会更加充足,而能复归到朴实的状态。朴实的品德汇集成为有形的标准,圣明的君王用它作为百官的规范。所以说大的制度不能背弃道德。
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想用武力夺取天下,并用武力实现其统治的人,我看他是不会成功的。天下是神圣的,不可以用武力来统治,不可以据天下为己有。用武力来统治一定会遭到失败,据天下为己有一定会失去民心。所以圣明的君王不使用武力来维持其统治,因此不会遭到失败;不据天下为己有,因此不会失去民心。世间的人物,有的前行,有的后随;有的呵暖,有的吹寒;有的坚强,有的软弱;有的负责,有的懒惰。所以圣明的君王要放弃极端,放弃奢华,放弃骄纵。
第三十章 物壮则老
以道德辅佐君主的人,不靠武力逞强于天下,使用武力会遭到报应。军队所在之处,报应的是荆棘丛生。经过大战之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