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部分 (第2/4页)

增添了几分独有的韵味,尤其是雪落在亭台的屋檐上,更是令人沉醉。

相传这亭台是当年文成公主入藏的时候修建,以解思乡之苦,不过索南桑波对这种玄而又玄的说法自然不信,毕竟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是不可能走这一条艰难险阻路线的。

或许是因为这座寺庙曾经哪位主持对中原文化感兴趣更或者是有中原人曾经来过此处,所以才修建了这么一座亭台,而后来人为了增加这建筑的含义,往往会牵强附会编织出来什么历史典故。对此,索南桑波也只能一笑了之,毕竟他也没有多少兴趣去考证。

走上台阶,在楼梯的末端,已经有两名戎装婢女恭敬站立。寺庙当中虽然并不谢绝女施主上香,但是一般很少会同意女施主进入后院的,尤其是这亭台更是整个寺庙后院的中心位置。

“活佛。”两名婢女恭恭敬的行礼之后退下。

索南桑波摇了摇头,自己推开门进去。房间的装饰古朴素雅,既有藏家风情,又有中原风貌,足可看出这房间的主人爱好颇为广泛。半掩的窗户吹进来阵阵凉风,卷动珠帘。这些上好的雪山玉石编织成的珠帘在风中轻轻地碰撞着,发出令人心悦的声音。

“哥哥,”见到索南桑波走进来,一名蒙着面纱的少女伸手掀开珠帘,“怎么,外面的客人已经走了?”

索南桑波苦笑着摇了摇头:“汉人常说,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些汉人翻越祁连雪山前来,自然不可能就这么简单打发了。”

“早就料到了肯定没有好事,那个贪婪的大明皇帝,不可能只让咱们吐蕃付出对蒙古一样的承诺。”女孩将索南桑波迎进来,随手将桌子上的书拿走,端上来两杯热气腾腾的酥油茶。

“格桑,话不能这么说。”索南桑波无意的瞄了一眼女孩拿走的那本书,微笑着说道,“汉人的《史记》?你什么时候也对汉人的东西感兴趣了?”

“因为在这里修身养性待得时间长了,周围除了一些无聊的佛经之外就只有几本汉人的书籍,没有办法只能看这个来消磨光阴。”女孩有些无奈的说道,伸手解下来面纱,“早知道是哥哥进来,就不用麻烦的再把面纱戴上了,简直快烦死人了。”

洁白如哈达的面纱摘下来,露出女孩有些苦恼的面容。挺翘的鼻梁、流光回转的眼眸,更主要的是女孩的肌肤或许相比中原江南大家闺秀要暗一些,不过在这高原上甚至放到中原北方,都是绝对的白皙。如云的秀发随随便便的盘起来,甚至并没有怎么化妆,就这么自信的素面朝天。

出水芙蓉、天山雪莲仿佛在这容颜的映衬下都有些黯然失色。

虽然索南桑波关注的也是女孩的容貌,只不过似乎他关注的点和别人不太一样:“格桑,四个月不见,你还真是白了不少,甚至脸上的红色都消散干净了。要是走出去绝对能够吸引整个镇上人的注意。”

“那还不是因为在屋子里面躲了足足四个月不见天日的原因么!”被称作格桑的女孩有些忿忿不平的跺了跺脚,“要不是爹爹非得逼着我嫁人,至于跑到这穷山恶水当中来么。”

“外面的这景致,绝对算不上穷山恶水,否则这等寒冷的风中你也不会开着窗户,这窗户打开的角度正好合适,能够看到远处的雪山。”索南桑波慢悠悠的说道,毫不犹豫的揭穿了自家妹妹的抱怨。

“你怎么也总是向着爹爹。”格桑拍了拍桌子,“就知道欺负我。”

索南桑波顿时流露出诧异的神情,有些郁闷的说道:“格桑,如果哥哥和爹爹站在一起的话,那就不会帮你张罗这么个地方,也不会让你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四个月,如果不是娘劝着,恐怕爹爹当时就已经气得要把你逐出家门了。”

格桑撅了噘嘴,并没有回答。

“话说回来,”索南桑波摇了摇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