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 (第4/5页)
直率,趴在迟衡旁边一直问长枪怎么个用法。
师徒二人不理世事,当然不知迟衡是被追杀的人。
迟衡在逃命中手臂也受了些伤,伤不致命,只怕染上风寒就麻烦了,可惜疗伤的药和工具都在马上,他只得找了块铁,烙红了一下子按在手臂上,肉兹兹的响,他额头的汗大颗大颗往下落。
四下静默。
顾不思长呼一口气:“疼不疼?”
“来试试!”迟衡举着烙铁伸到他脸边。
顾不思吓得一下子窜到师父的后边,探着头喊道:“你为什么要用铁啊,我们受伤了都是用药草的,可灵了,被铁伤了的狍子鹿子都能医好。”
迟衡无语:“你早不说。”
师父终于开口:“你也没问啊!”
迟衡更无言。雪后初霁,一片晴光映青山,他弱弱地指着外边说:“我怎么能走出这个迷魂山?”
顾不思捉弄道:“走不出去的!师父想了二十几年都没走出去!”
小破孩。
迟衡挑起眉头看了他一眼,看了看屋子上的八卦图,心想,铁定是他们修的才这么奇奇怪怪。他猜对了一半,一百年前,有一位道行很深的顾姓老者为了避祸来到这里隐居,怕官府追来,遂起了把土路修成迷魂路的念头。凡事都怕经年累月,后来他捡了三个徒弟,几个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竟然真的如八卦迷魂阵一样,大多数人都会迷路并回到最初的那个地方,无奈之下下山去。即使偶尔有樵夫误入,也很难再找回来。
何处不能砍柴,何况这种深山老林,樵夫们也不执着于此。
所以人们管这山叫迷魂山。
师父是老者徒弟的徒弟的徒弟收养大的,他自小长在这里,平日无事,就看老者们留下的道学书,也就成了一副道学样。迟衡问顾不思:“你们不下山?”
“下山呀,下山买衣服,买盐巴,买菜种子。”
一年下两三次,顾不思是很喜欢下山,师父却不喜欢,提之变色。迟衡问:“人多了好耍。为什么你师父不喜欢下山,这里有什么好的?”
顾不思苦恼地说:“我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下山呐?”
“想做什么?”
“我随你去山下玩一阵子,玩够了再回来。”
迟衡道:“你要若不声不响走了,你师父不得着急死啊——就算要走,也得得了他许可才行。”
顾不思撅了撅嘴巴:“师父才不管我呢!师父在我这么大的时候也下山去过,足足过了一年多才回来——喏,你看我,我就是师父那一年带回来的。”
不思,正是师父为他取的名字。
迟衡看了看满脸肃穆,正在编织捕猎网子的师父,心想不思不思,到底是思什么呢?从顾氏老者到现在,恐怕好几个人都下山了再没回来吧,不然不会只剩下师徒二人。八卦迷魂阵固然能将人迷惑,却是无法栓住人的脚将人留在山上的。
当天,师父烙了很大很大的两张干饼,装在了放入布袋。迟衡诚挚道谢:“你带我下山去?”
师父点头。
迟衡看了一眼一会儿织网一会儿劈柴不得消停的顾不思:“你家徒弟呢?不带他走?恐怕他没你这么沉稳的心,迟早是要下山去的。”
师父淡然说:“他来由他来,他走由他走。”
顾不思倏然窜过来,拽着迟衡恋恋不舍:“还没说你叫什么名字,到了山下我怎么找你呢?”
“我叫迟衡。”
顾不思念了两遍记下:“你住在山脚下?雪化了我去找你。”
“我在曙州的昭锦城,你去那里问。”
顾不思也不知曙州是多远,只是很天真地问:“随便问一个人都知道吗?你们迟家一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