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5页)

随后拿起戒尺,微笑地道:“张大公子,伸出手掌吧。”

少年知道,反抗是徒劳的,战战兢兢地将右手伸出。侧过头,闭上双眼、咬紧牙关,看这痛苦的表情,仿佛是在面对满清十大酷刑一般。

“想偷懒呀!不要你的右手,把左手伸出来!”中年人说道。

见机关被识破,少年无奈伸出左手,脸上依旧保持痛苦的表情。他的表演丝毫没有得到同情,戒尺“劈哩啪啦”地拍在他的手掌之上,一百下打完,手心已肿起老高。不过在挨打的时候,他像是“江姐”附身,连哼都没哼一声。

“很好。”对于儿子坚强的表现,中年人还是很满意,又道:“把你错的地方改正过来,然后再抄写家谱一遍,顺便从书柜里选一本书,抄写一遍。”

原来不打他右手是这个目的。

“啊……”少年差点没背过气去,弱弱地道:“以前不只是抄写一遍家谱嘛,今天怎么还升级了……”

“是呀,电脑都升级换代了,对你的奖励当然也要升级。别废话,不写完的话,你今天的晚饭就省了。”中年人说完,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跟着负手走出书房。

少年呆滞地望着父亲的背影,直到房门关上,才泄起不满的情绪,什么老封建、奴隶主、一言堂、周扒皮,统统从他的嘴里冒出来。最后还补充一句,“我是他亲生的吗?对我也太狠了!”

可说归说,完牢骚后,还是乖乖地拿出白纸,开始书写家谱。少年的记忆力强大的可怕,不需要照抄,信手便能拈来。

一本百万字的yy小说,他阅读一遍之后,不说能倒背如流,也能说出个大概,更别说是已经写过不下五百次的家谱。然而一阅读医书,瞌睡虫马上就会从脑子里冒出来,号称失眠第一良药。

少年的字写的相当不错,落笔第一个名字叫作“张仲景”。不错这个张仲景正是传说的“医圣”。而少年的父亲便是“医圣”第1o7代传人张文简,身为张家独子,张朔无疑是第1o8代传人。

不一会功夫,一份家谱默写完毕,张朔站起身来,开始寻觅下一步需要抄写的书籍。

站在书柜前的他,可不会傻到挑一本厚的,肯定是哪本薄就选哪一本。十个大书柜里放置的全部是医学典籍,有现代版的,也有古本,反正老爹也没指明要写哪一类的。

挑挑拣拣好半天,终于锁定目标,这是古本药书中的一本,在所有的典籍中是最薄的,只有五毫米厚。张朔拽出这本书来,略一打量,现竟是残本,后面的封皮已经不在,不知缺多少页。

“就它了,谁叫他事先也没声明残本不许写。”张朔为自己的偷懒找到借口,兴冲冲地走回书桌。将书籍放正,只见书皮上工工整整地用繁体字写了四个大字——药王神篇。

张朔打小就学习繁体字,因为这是一名中医的基本功,否则如何能看懂古本医书。

翻开第一页,上面有用蝇头小楷写的前言,看前言的意思,倒像是一份遗嘱。大概的内容无非是此书博大精深,记载了各种奇妙的药方,能够医治许多奇难杂症,望有缘人得此书好好珍惜,将其扬光大一类的话。最后的落款,署名为药王黄云道。

这一类的前言对张朔来说,看了不下二十次,几乎每一本古本药书的前篇都是遗言,早已见怪不怪。

继续往下翻,正文记载的第一个病症着实领他耳目一新。看对病情的描述,应该和胃癌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连带心绞痛、肾脏进入衰竭状态。

“这世上还有这种病吗?”张朔不置可否,暗暗摇头,要是谁身上有这种状况,基本上一只脚已经踏入鬼门关。

再向下看,是对此病症的注解,如何一一对症下药,介绍的中药,基本上张朔都听过,只是几种极少用上。“就这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