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部分 (第2/4页)

其余众僧也有各自变化,不可尽述。这时,金刚神带着一种惋惜之意道:“真是后生可畏,可惜不能早闻此言。”

陆正听得这话,只得默然无语,知金刚神已入魔境,是不可能因自己一言之所悟而改变什么了。知自己错也不思过改正,不要说是入魔的修行之人会如此。这就好比是人间的凡人,数十年养成习性之后,纵使被人点破,自身亦知过错,要想由此改正,也是极为不易的。倒并不是说没有人可以做到,而是在于以一念之悟要化转数十年习性积累,两力相较,实在太过悬殊。

金刚神又道:“老僧冒昧,听闻天地之主之言,足见佛法深湛,修持不俗,所悟佛法之深,远超老僧。但以老僧所知,你应该从未入及佛门,只是由当年老僧之弟子八苦传授了一些佛门密咒,难道你就只是仅仅凭借修持这些咒语,便对佛门修行有如此之深的领悟吗?”

金刚神问得很对啊,陆正的确是不曾修持过佛门修行,虽然白衣人师父给他道门种种法诀的时候,也同时给了他不少的佛门修持法门,只不过陆正却并没有真正修持过,甚至连用来参悟都很少。他唯一所修佛门之法,就是苦行僧所教的咒语,但如果只是这样也未免太惊世骇俗了。深修诸法却不及几个密咒修持,这是绝无可能的,金刚神当然会觉得怀疑,想问清楚陆正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学佛之途。

陆正本可以不答这个问题,因为这已经涉及师门之私。但他并不打算隐瞒,而是老老实实道:“不瞒尊者,若是今生所悟,陆正断不敢如此在前辈面前托大,其实刚才所言一切,只是因为在下的前身,曾经上过佛山,修持佛法甚深!”

“哦!原来是命镜得宿识。”金刚神恍然,随即追问道,“不知天地之主前身为谁,有如此佛法修行造诣,还上过佛山,必不是籍籍无名之人。”(未完待续。)

第三十九章 认凶

金刚神猜的一点儿也不错,三千前年的玄黄,当然不是籍籍无名,恰恰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名满修行界,被称誉为佛祖和道祖之下第一人。所谓圣宗之意,正是‘其人也圣,诸法之宗’。但是任谁也想不到的是圣宗居然会是妖物出身,而且其原身还是圣兽麒麟!

但金刚神问出这个问题之后,陆正没有回答,显得十分踟蹰,而包括嗔心和尚在内的所有的僧人都变了脸色,露出尴尬。在修行界之中,问这样的问题是非常失礼的,而且根本不会有人回答。既是前世之身,等同他人,攀扯前缘,等同自陷。因此陆正沉默不答,并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但金刚神却似不觉,一副不温不火,等着陆正回答的样子。

陆正看着金刚露出思索之色,他心知金刚神如此修为境界,绝无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但他还是不顾禁忌地问了出来,这是为什么呢?陆正看了金刚神一眼,见后者目光散淡,并没有什么期待专注之色,反而似有些分心。好像有什么不对劲啊!金刚神怎么是这样漫不经心的神色……陆正心中一动,忽然想到一种可能,该不会是这位金刚尊者早已猜到自己的前世之身就是圣宗了吧!

陆正越想越是有这种可能,紧接着又有疑惑,既然金刚神已经猜到这一点,那为什么还要明知故问呢?是想在自己这里得到亲口印证吗?还是有其他的阴谋呢?此时有佛门众僧在场,若是宣扬出自己的前生就是圣宗,到时候传遍修行界,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对金刚神又有什么好处?

圣宗在修行界享有大名,近来虽隐约也有对圣宗的质疑,有圣宗乃是妖物的谣传。但这种谣言在实际上并无任何意义,不管众人信或者不信,圣宗已是三千年的人物,和玄黄虽是一身,但意义并不同。玄黄乃是妖物。众人不知,但圣宗却是那个有大功德存世,千载颂扬之名而已。玄黄早已不在天地之间,而圣宗之大名损之难损。伤之难伤不说,而且损伤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