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頁 (第1/2页)
聽趙靜這麼一說,簡兒差點笑出聲來,不過想想確實也是如此,這老外的重名率實在太高了,祖父與孫子叫同一個名字的那可以說是大有人在,比起咱z國人的名字那實在是好記多了。
不過樂過之後,簡兒對趙靜那是滿滿的同情之意啊,就像趙靜說的,這古人啊別的不多,就要名字加別稱多,特別是一些文人墨客那就更多了。可是如果你想在古玩地里玩得轉,這些卻又是必須掌握的知識。所以不管趙靜的&ldo;名字盲症&rdo;再怎麼嚴重,她都得記。因為很多時候,這些個古人落款時使用的不是別的,正是他們的&ldo;號&rdo;。你記不住這些人的表字、名號,那你根本就無法進行鑑定。
滿臉同情地望著趙靜,簡兒道:&ldo;那你可要多加油了,要知道對於古人來說,特別是文人真就像你剛剛說的,姓名加別號放在一起那就是一堆兒的。&rdo;
&ldo;就拿起名字來說吧。起名一般是姓加名,一般等到他成年的時候就會起一表字。&l;男子二十冠而字&r;,&l;女子十五笄而字&r;,就是說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尊重他,供他人稱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輩和屬下只許稱尊長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顏氏家訓風操》說:&l;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r;,所以名與字多有意義上的聯繫。&l;字&r;往往是&l;名&r;的解釋和補充,是和&l;名&r;相表里的,所以又叫&l;表字&r;。&rdo;
&ldo;所以說不算別的,單就是名字這裡最少就有兩個了。名號,名號,這有了名,就得再說號了。&rdo;
&ldo;號呢也叫別稱、別字、別號。《周禮春官大祝》:&l;號為尊其名更美稱焉&r;。名、字是由尊長代取,而號則不同,號初為自取,稱自號;後來,才有別人送上的稱號,稱尊號、雅號等。&rdo;
&ldo;這樣一來這號可就多了,一個人有那麼個號都不奇怪的。其實號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時期還不流行,當時多數人都是沒有號的。到唐宋間號才特別盛行起來,究其原因有二:1、倫理道德加強,2、文學發達,文人講究文雅。至明清,由於文人範圍擴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來。縱觀古人命號特點,我們也可以概括為幾條。&rdo;
&ldo;一般來說自號一般都有寓意在內。或以居住地環境自號:如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蓮鄉,故自號青蓮居士。蘇軾,自號東坡居士。或以旨趣抱負自號:比如歐陽修晚年的自號&ldo;六一居士&rdo;,意思是&ldo;一萬卷書,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張琴,一局棋,一壺酒,一老翁&rdo;有些人還以生辰年齡、文學意境、形貌特徵,甚至驚人之語自號。比如辛棄疾自號六十一上人,趙孟甲寅年生,自號甲寅人。&rdo;
&ldo;還有呢,就是別人贈號。或以其軼事特徵為號。比如:李白,人稱謫仙人。宋代賀鑄因寫了&ldo;一川煙柳、梅子黃時雨&rdo;的好詞句,人稱賀梅子。或以官職、任所或出生地為號。比如:王安石稱王臨川,杜工部(杜甫),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稱孔北海;或以封爵、諡號為號。比如:諸葛亮封武鄉侯,人稱武侯;司馬光,封溫國公,岳飛,諡號武穆。&rdo;
&ldo;自宋以後,文人之間大多以號相稱,以至造成眾號行世,他們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況。像蘇軾一生有14類38個名號,魯迅先生一生,共用過140多個名號(主要是筆名)&rdo;。
&ldo;由於號可自取和贈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變性。以至許多文人,有很多別號,多的可達幾十個,上百個,&ldo;別號太多,反成攪亂&rdo;,所以近代以後,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