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3/4页)

觐见上贡,膜拜有加,其声势之大,可见一斑,素有“唐立南诏兴,唐灭南诏亡”之谓。至今,巍宝山上尚有供奉南诏王的土祖庙,香火甚是旺盛。

一片片灿若云霞的杜鹃花点缀在茵茵芳草丛中,配上些草庐竹阁,藤亭瓦殿,再加上八卦炉中一缕飘然而上、欲断还续的青烟,炼丹房内几丝若有若无、中人欲醉的异香,使中原武林所不知的巍宝山凭添了几分仙气。

刘毅手摇折扇,满脸喜色,在宫门外揽云台上踱来踱去。

放眼四望,只见四围青山如壁,一削千仞,绝非人类所能攀越而上。一条狭窄小道如玉练般自上清宫一侧盘旋而下,从唯一的一缝峡谷中穿出。其势之险要,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他不觉大喜,对一旁的张元奎道:“元奎兄,我们开山立派,此处正可做总舵之所在。派名嘛,自可用这千里大山之名,就唤做‘哀牢帮’,你意下如何?”

张元奎连连点头笑道:“刘公子文韬武略,怪不得我们王爷如此器重于你。”

刘毅傲然一笑道:“元奎兄过奖了!要成王爷托付之大事,尚赖众弟兄殚忠竭力,喋血而为……”话未说完,一黑衣壮汉匆匆跑来,拱手禀报道:“启禀刘爷,妙清道长率众道士前来迎见……”

刘毅挥手打住话头,转身向宫门看去。

一群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的青衣道士自宫内鱼贯而出,拾级而下,神色肃然,一字排开在平台一端。

为首一个老道,身体单薄,高出众人半个脑袋。一部白须浓密修长,垂胸而下,几至肚脐;两道剑眉却又黑又粗,眉梢如剑直入鬓角。一柄七星宝剑斜斜地挎在背上。宽大的道袍迎风飘卷,大有鹤骨仙风,神游太虚之势。

只见他走上两步道:“贫道妙清这厢稽首了!不知刘公子与张大侍卫率众前来,有何指教?”

刘毅拱拱手道:“小生还礼了!我等奉平西王爷之命,四方寻访佛道高人及江湖豪士出山,以协助王爷治理滇黔两省,造福于黎民百姓。素闻妙清道长乃滇省道教之尊,深得老君精髓,不仅道法精深,透识玄机,且武功高绝,雄视南疆。故特来拜访。不想道长竟率众列阵于山,似有拒我等于宫门外之意……不知我等人中有谁曾得罪于道长?”

妙清道:“我等乃方外之人,何劳吴王爷牵挂?况今日刘公子率近百名精干壮士骤然闯入山门,贫道正深感纳闷,故率众来迎。何来拒人之意?竟叫刘公子见笑了!”

刘毅道:“岂敢!岂敢!道长既无拒人之意,怎不入宫一叙……”

妙清断然道:“我等方外之人,唯一心炼丹求仙,于朝野之事概不过问,故与刘公子并无可叙之处。不过,公子如有意瞻仰仙迹,贫道自当亲为向导带公子一游。”

刘毅道:“道长所言差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解桑梓之疾苦,也是道家李老祖之所以创道立宗之初旨。况吴王爷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些微面子,道长总是要给的吧?”

妙清哂笑道:“贫道曾闻说吴王爷为索苗山进贡珍宝奇兽不得,竟谎报朝廷,诬苗人造反,派大兵剿之,杀人无数,血流成河!何时又解桑梓之疾苦?哈哈,刘公子乃聪明之人,莫非欺贫道身居僻壤,孤陋寡闻么?”

不待刘毅发作,张元奎早已耐不住大声喝道:“好个牛鼻子妖道!休得胡言乱语!攻谶王爷,怕你吃罪不起!”

妙清一揽银须,朗声笑道:“哈哈哈哈……贫道不吃皇粮久矣!除去怕坏了道规,先师见怪之外,倒还未曾怕过何来!吴三桂不过是个前朝叛将,三姓家奴。他纵然做了封疆大吏,也只好管管你们这等鸡鸣狗盗之徒!”

刘毅脸上肌肉抖动了几下,用折扇指着妙清冷冷说道:“道长休以为炼得鹤骨仙风,便成了太上老君的儿子,凡人便惹你不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