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5页)
。我们应该共同反对以保护本国就业为由对外国劳务人员采取歧视性做法。我们应该共同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反对以各种借口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和各种以邻为壑的投资保护主义行为,共同反对滥用贸易救济措施。我们希望有关国家放宽对发展中国家不合理的出口限制,努力扩大双边贸易规模。多哈回合谈判事关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我们应该共同坚守2008年7月有关各方达成的共识,在现有框架基础上继续前进,推动谈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
第五,进一步支持发展中国家。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金融形势恶化,社会政治动荡加剧,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给各国造成了很大困难,但我们不能因此中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进程。继续推进这一进程,也有利于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我再次呼吁,国际社会应该高度关注和尽量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造成的损害;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应该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继续履行援助、减债等承诺,切实保持和增加对发展中国家援助,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克服困难,不断改善这些国家发展的外部环境。
各位同事!
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进出口继续下滑,工业生产明显放缓,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就业难度加大。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不期而遇,新的挑战与既有矛盾相互交织,加大了我们解决问题的难度。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国及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形成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我们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实施总额4万亿元人民币的两年投资计划,实行结构性减税政策,多次降息和增加银行体系流动性,大范围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力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继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大力拓展国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现在,这些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呈现出积极迹象,国内消费需求比较旺盛,投资需求稳步提高,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这表明中国的应对思路是符合实际的,政策是积极有效的。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采取的一系列举措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继续显现,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支撑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根基没有动摇。经过改革开放30年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体制环境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优化升级、科技进步和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居民消费、社会事业等方面有巨大发展空间,扩大内需潜力巨大,人力资源丰富,金融体系总体稳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有较大余地。中国正在努力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txt小说上传分享
1、中美G20四交锋(3)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我们坚信,一个充满活力、更加开放的中国,不仅有利于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而且有利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各位同事!
中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始终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
中国在面临巨大困难的形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