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 (第2/4页)
数字了。
而且,王海东也是一个高中生,能够有这样子的手段和眼力的话,那这样子的事情已经算是相当的不错了。因此,在江流市王海东也算是大名鼎鼎的圈子里面的人了。
这个楚江倒是没有说谎,而且对王海东的眼力,楚江还是相当的佩服的。若是不然的话,那这样子的时候他堂堂的政法委书记怎么样能够这么和蔼的和一个小小的公务员讲话啊。
王海东倒是很客气地说:“楚叔叔你这样子根本就没有拿着收藏古董当回事的人或者是能够遇到一些好东西,这叫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古董圈子里面讲究的就是这样子的一个缘分。有的人甚至是你追求了一辈子的好玩意,但是怎么样都得不到,但是,如果是你不是刻意的去追求的话,那这样子的时候倒是也许能够遇到。
我早年淘换过两件好玩意,一件被我父亲给捐献给了市博物馆了,据说当时是市博物馆刚刚的建立,向社会上征集一些古董,我父亲就把我收罗到的那一枚明朝江流知府的铜印给捐献出去了。要是到现在的话,那估计十万也别想买到这样子的东西。”;
官印,这玩意在古代是有严格的管理程序的,你辞官,或者是被罢免以后,官印是要上交的。丢失官印,轻的就是丢官,重的就有可能满门抄斩了。因此,流传下来的官印可不是很多。
王海东当时收藏到的这枚官印还是从一家废品收购站里面淘换到的。当时这玩意差点被别人当成废品给送到五金厂去。当然,也是因为这玩意满身铜锈,谁知道是做什么的啊。
但是当时王海东看着像是一个大印,于是就花钱买了回来,经过一番处理,这个时候才看清楚这个大印的庐山真面目。那是明朝江流知府的大印。
这个事情当时还上了新闻,在当时也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楚江听到这里,看到王海东一脸委屈的样子笑呵呵地说:“这个事情我知道,其实当时还是博物馆的同志看过新闻之后找到你父亲,你父亲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啊,很爽快的就同意捐献了出来,市里面还奖励给他两百块钱呢。不要把钱看的太重,要眼光放的远一点。
那个官印送到政府的手中,也是能够对研究我江流市的历史提供比较可靠的证据,这个总是比放在你手中要好的多。
想当初,我们这些人为了祖国的建设可是去做农村去,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你们是大有作为的,领袖的一句话,我们的青春和汗水可就是洒在了农村那片土地上了。与这个相比,你不过是损失了一件古董而已。”
为什么老一代人和年轻的一代人的会在思想上有那么大的差距,那就是经历的环境不同。
在楚江看来,王天和的做法非常的正确,大炼钢铁的时候,老百姓连自己家中的锅都捐献了出来了,一枚官印算得了什么。王海东反正也是没有把这样子的事情多么的放在心上,但是毕竟是自己收藏到的第一件有价值的古董,就这样子被送出去了,他多少是有点舍不得的。
王海东很诚恳地说:“为自己的家乡做出来一点点贡献,这个觉悟我还是有的,问题是我两件有价值的古董都没有留下来啊。一件官印捐献出去了。另外一件你们应该不知道,那是一件乾隆年间的珐琅彩花瓶,这玩意当年还没有多少人认识,后来被我捡漏了。
但是,后来老家翻修房子,我一个堂哥要结婚,一个堂姐要出嫁,这都是需要钱的。因此,在这样子的时候我父亲居然是把我的那个珐琅彩的花瓶给卖掉了。
买了两万多呢,这老家的事情算是解决了,但是我的花瓶找不回来了。这也怪我嘴欠,当时弄到了这个珐琅彩的花瓶一秃噜嘴就把这花瓶的价值告诉了我父母。
老家需要钱他们就卖了我的瓶子,当时把我给气的要死。不过现在想象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