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懷才不遇 (第1/3页)

我早就說過,本書不是按歷史來的,大家非要從歷史上挑我的毛病,有時候覺得冤枉之極。在「興唐傳」的評書里非常清楚的寫著賈家樓舉事是在「大業二年九月九日」,因為本書大部分的結構和人物都是按照評書演義來的,而小說中現在已經是楊廣的大業元年了,如果不開始寫各路人馬懷有異心,那我到底該依據什麼呢?如果把起義的時間按照歷史安排到大業八年左右,大家有耐心嗎?

至於感情戲我不想多說了,每個人都感情的看法都不相同,如果實在不喜歡,我也沒辦法。我是一隻多愁善感的豬,大概,感情比大家來的更脆弱吧……

「進來吧。」楊素一邊說一邊還回頭看了下紅拂,那意思是要紅拂看熱鬧。

武安福一旁一直沒有言語,聽著他們的對話,心裡對這個李靖有了個底,看來也是個懷才不遇之人,這可正是個拉攏招撫他的好機會。

就聽腳步聲響,一人從屏風後轉了出來,一見楊素,躬身施禮道:「學生李靖拜見越王千歲。」

「免禮了,坐吧。」楊素點點頭,讓他坐下。

李靖謝過,在一旁斜身坐了。武安福這才看清他的樣貌,五官端正樣貌堂堂,可貴的是臉上隱隱的有股豪氣,一身書生的打扮掩飾不住他的健壯筋骨,看起來武藝也差不了。

「不知道李公子這次來有什麼見教啊。」楊素存著戲弄李靖的心,話里客氣非常,諷刺的味道卻濃的厲害。李靖好象絲毫沒有察覺一樣,一聽到楊素這樣問立刻道:「學生上次的兵書,王爺可能覺得晦澀難懂,學生回去思索再三,這次寫出平邊六計,專為對付邊境屢屢騷擾我大隋的突厥和吐谷渾,還請王爺一閱,呈給當今朝廷。」說著從懷裡掏出個摺子,站起來就要呈給楊素。

「且慢。」楊素舉手止住他道,「本王這幾天眼睛不適,看不清楚字,你且說來聽聽。」

「既然這樣,學生就簡單的說說這平邊六計。」李靖聽楊素要自己講,來了精神,也不坐了,眉毛一揚侃侃而談起來。

「這平邊六計分下三計和上三計,這下三計乃是保平安,上三計則可定乾坤,可依據輕重緩急任意施行。這下三計的第一計為和親計。即以一位公主遠嫁突厥,保持和親,換個邊境數十年的安定,厲兵秣馬,徐圖大事。」

「這第二計為離間計,突厥和吐谷渾中分為許多小部落,可利用其間的不和,加以厚利,挑撥各部落之間的矛盾,使其忙於內亂,無暇騷擾於我。」

「第三計為歸化計,遣使去突厥吐谷渾,先用重金安撫,然後在邊境開設市集,大興貿易,傳播中原的王道。夷族本是逐水草茂盛處為家,之所以侵擾我天朝,是因為羨慕我們的水土豐腴,國家強盛。如今可逐漸將其融合,等到突厥和吐谷渾人學習中原的生活,安定下來,則可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下三計都是緩兵之計,和親計見效最快,離間計用心最毒,歸化計效果最佳。不過和親計於我朝尊嚴有失,離間計需要等待機會,歸化計則非幾十年的潛移默化而不能成功。所以此乃下三計。」

「除了這下三計以外,學生還有上三計。這第一計名曰遠交近攻,此計出自秦昭襄王時范雎,當年秦用此計安撫齊楚,先攻韓魏,由此奠定天下的大勢。如今東突厥和吐谷渾屢屢犯境,侵擾我百姓。正該以大軍出擊,平定夷族。此外聯絡西突厥,以金銀財寶和官位許諾,兩路夾擊,大事可成。」

「第二計便是暗渡陳倉,突厥依仗有玉門關外沙漠天險阻隔,動用騎兵侵擾邊境,來如閃電,去如疾風,一但得手便退回玉門關外的晉昌城,而我軍不但軍馬不足,而且品種不如突厥的馬匹。在沙漠地帶作戰總是初在下風,因此奈何突厥不得。學生兩年前在西域沙漠遊歷,和當地人朝夕相處,深知突厥邊地的風土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