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 (第3/4页)
巨大的轿子出现在张应宸的视野中。那轿子的豪华程度难以想象,从外部看上去,就是一座缩小了的宫殿。这宫殿金灿灿,明晃晃,香喷喷。若是没有那四十八名抬轿的轿夫,就宛若天宫下凡一般的华丽。
永安城出身的张应宸瞠目结舌的看着这四十八人抬的大轿,已经看傻了眼。他固然听说过排场,不过因为出身的限制,行军打仗讲得乃是效率而不是排场。在亲眼见到这四十八人抬的大轿之后,张应宸突然觉得自己以前见到的所有的东西都什么都不算了。
见到张应宸这痴痴呆呆的模样,东王府的人说了句什么,张应宸是听而不闻。而太平天国只讲跪,不讲叩头。张应宸又是军帅,更是齐王韦泽麾下的将领。傻乎乎的盯着东王杨秀清的大轿看,对张应宸来说可不是什么罪过,顶多是看着挺傻。东王府的官员所幸也不说什么了。
直到大轿消失在张应宸视线之外的时候,他才从敬畏中缓过劲来。又等了一阵,杨秀清传张应宸觐见。
对着官员进了东王府,一见到坐在正殿中的杨秀清,张应宸立刻跪倒行礼。方才见到那轿子的冲击感依旧强烈,所以张应宸对待杨秀清的态度是发自内心的恭敬。因为不用叩头,所以张应宸好像看到杨秀清的脸上有了一丝疑惑。
然而这疑惑并没有维持太久,杨秀清开口问道:“张应宸,你知罪么?”
第83章 东进序曲(十五)
“张应宸,你知罪么?”这句话从杨秀清嘴里头说出来,张应宸听的头嗡的一下,整个人都呆住了。因为过度震惊,他觉得自己仿佛被雷击一样定在当地,耳朵里头一阵阵的嗡鸣声,杨秀清的声音仿佛从极为遥远的地方传来,声音又细小又飘渺。
不过张应宸毕竟是出生入死的军人,这种不适应的感觉消褪的比较快。片刻之后他就逐渐恢复了正常。可就这么一个很短时间内,质问张应宸的人就换了另外的家伙。张应宸并不认识此人,不过听次人所说的话完全围绕张应宸的奏章中所说的关于吉文元的事情展开。
早在永安建制时就明确规定“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严”。所以张应宸这就是以下犯上,在太平天国制度里头是要杀头的。张应宸一听这话,心里头大定。这根本就不算什么理由。在太平军中,还真没有因为这个理由遭到惩处的人。至少在韦泽的部队中,这从来不是惩处人的理由。
心里头一安定,张应宸就觉得自己很委屈。合着他立下了那么多功劳,包括昨天击破了江心洲附近的清军营垒的功劳就根本不算事,反倒是说了几句实话就成了不可饶恕的罪孽。
张应宸突然间鼻子一酸,眼圈红了,他喊道一声,“东王,属下委屈啊!”
这一嗓子里头的确包含着极大的委屈,强烈的情绪感染力让殿内的众人都是一怔。张应宸接着喊道:“东王!属下在齐王麾下,齐王经常对属下们讲,东王您乃是我们太平天国的第一人!为人公正、严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而且明是非,懂道理,什么都能看明白。属下并非对吉文元丞相不敬,属下只是在奏章里头说了实话。属下觉得比功劳,比能耐,属下都比吉文元丞相强,若是想打清妖,让吉文元丞相指挥属下,属下觉得不合适。所以属下这才在奏章上对东王这么讲。若是属下不用一定要归到吉文元丞相麾下,属下无论如何都不会这么说话!”
这是张应宸的心里话,这么坦坦荡荡的直接说出来,杨秀清也好,负责质问张应宸的那个东王府的官员也好,都是愣住了,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特别是杨秀清,他刚看到奏章的时候大为恼怒。吉文元乃是林凤祥的重要副手之一,也是太平天国的老兄弟,西王的老部下。作为与西王结盟的东王杨秀清,更是需要赶紧把这帮人拉拢到手下。吉文元北伐失败的确是问题,不过这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