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3/4页)

亲口去说出、亲身去做出的没有硝烟的战争。这种兵不血刃的谋略即使是男子也汗颜啊!当然,在最后,人气、权力统统归向胜利者高贵的王夫人。

《红楼》有很多种版本,我只是浅谈《红楼》,并不打算深究。所以,只能说,记不得是哪种版本里的《红楼》里曾有这么一段:探春的出嫁使王夫人掉了眼泪,而亲娘却不但滴泪尽无,甚至还扬言“走的好”。在我看来,王夫人的表现不过是王夫人作为贾府中最高妇女统治者的一种姿态,当然还有些许的怜悯与亲情,毕竟自己也教养了探春有些年头;毕竟探春是以王妃的身份出嫁的;更毕竟,这一走,隔着千山万水,就别想着能回来和宝玉争家产了。至于赵姨娘令人费解的情绪,我猜想一定是王夫人使了什么计策,当然我们不得而知。但我认为,王夫人一定是做了什么才会让一个亲娘当着众人表态自己的无情而衬托正牌夫人的贤淑与善良。

这是另一个宫廷的后宫内乱,胜出者显然是贾府权杖执有者…王夫人。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王夫人的长女…贾元春。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并没有得到帝王多少爱情、多少温存的女子,孤零零地生活在吃人的后宫。为着家族的荣誉而苟活;为着家族的繁华而奋取;为着权势下的宫斗而不敢爱得太多;为着贾府深院那渺茫的未来而惶然…。。她殚精竭虑,为了贾家付出了青春、付出了美貌、直至付出了生命。

寻常百姓家的恩爱在她而言是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及!不能说她没有过风光,但是正是这光环的照耀下,她失去了判断力。也许她该好好的和皇上谈一场恋爱,说不定皇上最后会像当年的唐明皇力保她,甚至不惜与儿子兵戎相见。当然,唐明皇的争取失败了,但是,至少证明了他对杨玉环的爱,至少杨玉环死也瞑目了。

可是,元春除了付出,又得到了什么呢?

也许她该给自己留条后退的路,生儿育女,终有所靠。可是,她没有母亲的幸运,因为她的夫君是最高的统治者……… 一国之王。

她似乎并不懂得如何运用女子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感情的积蓄与培养。又或者,她自视清高:既然保护家园的目的达到了,便不屑于与其他女子一争短长。更或者,她自恃出身望族,这个望族又于政治上与帝王相辅助。

但是,在帝王家,如果仅靠感情,那必定是比不上政治的力量,可是还不至于为此丧命,反而有机会成为皇上最亲密的女伴儿。但是,如果也仅仅是依靠政治去维系,那么这份感情绝对是经不起任何的风风雨雨的。所以,贾元春一路辛苦地走来,却终于还是被命运无情地捉弄了一把,她成为了失败者,也可以说是殉葬品,一件政治角逐场中无辜的殉葬品。更是封建社会下,受尽摧残的红颜落尽时铺满舞台的那张暗红色的帷幕!到了谢幕的时候就只能在凄凉与绝望中缓缓落下!

她最后走得是那么的凄惨,她无助地叫唤着爹娘,凄切地呼唤着苍天的顾惜…。。而残酷的事实使她只能惨淡地凝视着眼前的黄泉路…。。这真是整个红楼里真正最最悲惨的一幕,甚至胜过黛玉的焚书葬花,胜过宝钗的孤独婚姻。

而最最凄凉的莫过于贾政的老泪纵横了。在元春省亲时,贾政就曾提前落下了老泪,好好的一次会面,哭什么呢?贾政根本就心知肚明。不能不说这是个慈父,可是他又能怎样呢?他只能是默默地接受。

应该说,十月怀胎娘自知。不容易啊!最痛苦的该是王夫人,最受打击的也该是王夫人,可是最先站起来、最先坚强起来的也是这个王夫人。

事实的无情使王夫人迅速调整好状态,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她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的决定没有错,女儿临终前对儿子的指婚根本就是对母亲的最后的回报。

当初,她迫不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