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4/5页)

化。

至多一年半载,皇宫里头便可以名正言顺地传出瑜妃身患重病,不治身亡的消息。如此一来,风风光光办一场法事,便能平息。

太后宫中的太监过来时脸上总是带着笑意的,“太后听闻瑜妃娘娘前些日身患怪病,心中一直挂念着,特让老奴给娘娘送来滋补的参汤。”

“太后娘娘如此挂心,是我的福分。”梓矜对身后的宫女道:“琴儿,将参汤收下罢。”

太监转身端过宫女手上的托盘,呈上梓矜面前,眯起眼睛笑了笑,“趁着汤还热着,娘娘赶紧喝了的好。”

梓矜看了一眼碗中的参汤,抬手端起,不疾不徐地饮尽,再将空碗递出去。

老太监满脸堆笑地接过梓矜的空碗,“太后娘娘虽不常召唤,但心中啊,还是一直惦记着瑜妃娘娘的。近些日,太后娘娘在佛前诵经,就是要为娘娘祈福呢。”

梓矜浅浅一笑,“我有病在身,不便去向太后道谢,只得有劳公公传达了。”

“老奴一定替娘娘传达。”

待太后宫里的人走后,永清宫的掌事太监立马上前,“主子,那碗参汤,你喝不得。”

梓矜淡淡道:“是祸躲不过,身在这深宫里头,生死早就不由己,又何必苟且偷生。”

掌事太监叹了一息,“你怎能这般想,即便不为自己,也为王爷想想。”

梓矜看了一眼身旁的老太监,问:“公公觉着,六王爷如何?”

掌事太监道:“王爷文韬武略,为人正直,乃朝堂顶梁支柱。”

梓矜看着屋外刚长出的一簇新叶,眉宇间携着浅浅的笑。既是顶梁支柱,又怎能少了他。

半个月后,皇帝重伤痊愈,恢复早朝。朝堂上为六王爷伸冤求情的官员皆被视为同党革去官职或是打入天牢。

皇帝如此暴戾,朝中人人自危,不敢多说一句。不到几日,御史台几封文书上去,将六王爷意图谋反的罪证一一列出,刑部几番量刑,根据皇帝的意思来回斟酌,最后定了死罪,于月尾斩首。

阳春三月,是赏花的好时节。梓矜抬头看了看天,对身后的太监说,想去御花园走走。

御花园奇花异草处处可见,花开得也正灿烂。但这满园□□早已激不起梓矜心里的波澜,走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上,他只缓缓前行,不视左右之物。

前方一身龙袍的皇帝正要过来,梓矜恭敬行礼。皇帝见他又恢复从前的美貌,赶紧上前扶起,“爱妃有病在身,快快免礼。”

“多谢皇上关心,臣已无大碍。”梓矜温声道:“倒是臣听闻皇上受了重伤,不知可好了些?”

皇帝抚着他修长的手,暧昧道:“朕身子好了没好,爱妃今晚便知。”

一句话让身旁的宫女太监都羞红了脸。梓矜面无波澜,任他抚着自己的手。

“今日风和日丽,恰巧爱妃大病初愈,不如陪朕游一游这御花园。”

“好。”梓衿道。

入夜。

永清宫无论点多少盏灯,都掩不住那一份清冷。穿着白衣的梓衿坐在前厅,不急不缓地喝着一杯茶,像是在等待什么。

“皇上驾到!”宫门口响起老太监拉长的声音。

梓矜上前迎驾,大步进门的皇帝忙扶他起来,“爱妃不必多礼。”

“谢皇上。”

皇帝见他只穿着中衣,搂住他的肩道:“外头有些凉,爱妃穿得单薄,还是进屋里头去。”

进了屋,皇帝便将他暧昧地按进怀里,“爱妃身子凉,先在朕怀里暖暖。”

“多谢皇上。”

皇帝再抬起他的下巴,手指描着他的眉眼,鼻梁,和薄唇,笑意越来越深,“这世上怎会有这么好看的人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