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 (第3/5页)
情况。
姜小鸾正在开会,她让李清泉稍等。很快,姜小鸾的电话打了回来。
“清泉,你把情况再说一遍。”
可以听的出来,姜小鸾很焦急。她一定没有想到,局势会发展到这一地步。
李清泉又把情况汇报了一遍。
“清泉,”姜小鸾的情绪很快便稳定了下来,“我刚刚找市信访局的同志研究,准备派人去滴水县调查呢!基层的同志,有些时候处理群体性事件方法比较简单,政策把握的也不够好,近期市委准备下发一个文件,专门就各级党委政府认真对待群众合理诉求,做好接访工作提出硬性要求。等你从老家回来,咱们议一议,你也可以结合这一次的实践提些好的建议。我的想法,你还按原来的计划回家乡去,把群众工作做好。要有信心,相信你一定会完成组织上交给你的艰巨任务!对了,见到老母亲,一定别忘了替我问好,这么多年,我始终没有机会见到她老人家,改日一定登门问候。等一会儿,我开完会后,给滴水县古大存书记打电话,看他怎么向我解释!这个老古,怎么能够采取这种粗暴的方式对待上访群众呢?这是置党的一贯政策于不顾另搞一套,严重地破坏了干群关系,要严肃批评!清泉,你要注意安全,现在看来,老百姓对我们的误解太深了,对立情绪一定很大,你……好自为之,有困难立即给我打电话,我马上派人增援你!”
和姜小鸾通完电话,李清泉的心里踏实了很多。
在县城购买到一些治疗食物中毒的药品后,李清泉和胖老板一刻也没有停歇,马不停蹄地往深山老林奔去。他们在和死神抢时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十三章 雪上加霜(1)
徐小下山的第二天,冯尽雄和徐壮商量,再派林山虎带人下山打探消息,寻找吃的东西。徐壮隐隐约约感觉到,冯尽雄已经在做最坏的打算,开始安排后事。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徐壮和冯尽雄不谋而合。形势严峻,他们心里想的都是一个目的,让大家化整为零,分散下山寻找出路,以免都困死在这里。
徐壮在山洞里给大家开了一个会,他心情沉重地说:“各位兄弟姊妹,你们都是村里各个大家族推举出来的,这些年跟着我徐壮接连不断地到上面去上访。咱们祖祖辈辈都是和大山,和地垄沟打交道的老农,只要有口饱饭吃,有件不露肉的衣裳穿,别饿坏肚子,别丢人现眼,就心满意足了。咱喊泉村自古以来,世世代代都是顺民,家家户户都安分守己地过日子。多少年来,提起咱喊泉,外乡人都会说,喊泉村的人和地里的老黄牛似的,闷头闷脑的成天里没白没黑的,就知道出大力干活。清乾隆年间,滴泉县县令杜大人到咱们村来过一次,有感于咱们村村民忠厚老实、木讷纯朴,还专门题写了一块‘民风纯实,世外桃源’的匾额呢!那时候咱们村的名字不叫喊泉,叫半瓢水村。上几辈老人都知道这个村名的来历,就是因为村子里缺水,家家户户都靠雨水、雪水、露水过日子,家存半瓢水……”
“听说那时候,家里天天有半瓢能喝的水,就是富户,滴水贵如油啊!”家存半瓢水的故事,喊泉村的人耳熟能详,谁人不知?胡大枫接着说,“老百姓设坛祈雨,拜神求水,可是,老天神仙就是不心疼山里人,板着冷冰冰的脸不为所动,一滴水也不落下,村里人绝望了,一齐跪在山梁上,准备一块堆跳崖自杀……那场面太悲惨了,没有活路了,老少爷们哭喊声一片……”
“喊声中,山上突然冒出了一股清泉,救了村里几百上千号人的命……”徐壮有些激动,“喊泉村有水喝了,乡里乡亲的都乐的手舞足蹈,得救了,有活路了……从此,村子便有了喊泉的名字。可是……到了我们这一辈,到了今天,清泉干涸了,是山上挖金子的矿挖断了水脉。金矿尾矿的毒水,毒死了田里的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