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钋迦�芯醯剑�湃粲薜男奶�丫�髡�阶罴炎刺�=�揭讯ǎ�な圃谖眨�
下山时,张若愚依旧步履从容,不慌不忙。李清泉一如继往,按捺住内心的不平静,不动声色地跟在后面。
因为秘书职业的原因,李清泉这些年来接触到了许多高官大员。举凡能够进入这个层次的,无一等闲之辈、池中之物。李清泉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大人物虽然给人的感觉似乎没有多大差别,却各有各的为官之道。而他最为敬佩的,还是张若愚。
张若愚是典型的“草根”。既无显赫的身世背景,又无金字学历招牌。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深处,最后学历是省委党校本科毕业。就是这样一位貌不惊人,学无五斗的平常农家子弟,却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蘼,一步步跃上官场高位。既然将张若愚视为人生榜样,李清泉便将他作为一个“现象”,加以认真观察、分析。他发现,张若愚为人极为随和,与其他同样位高权重的高官看似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但是,他每临大事的超凡静气,他指挥若定的轻松自如,他驾驭局势的果断刚毅,都让李清泉感觉到了一个优秀政治人物不同寻常的品质技艺。李清泉暗自感叹:仕途人生目标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各有独具特色的为官之道啊!
随着两个人关系的不断加深,张若愚私下里似乎也在有意识地言传身教,不动声色地将自已的仕途感悟点滴相授。有对失败经验的总结剖析,也有对斩获的冷静反思。既有理论上的研讨评判,又有实践历炼的实证探究。当然,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
在与李清泉谈论官场时,张若愚所坚持的原则是谈古不论今,又往往以汲取教训为主。一次在家中,张若愚望着李清泉渴求的眼神,哲人般说道:权力是官场动作的核心,同时,权力也是以官职为寄存方式。我国古代复杂激烈、波诡云谲的官场争逐,无不围绕权力进行。但是,权力既能给人带来荣华富贵,也能使人身败名裂。“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祸权相随。言毕,张若愚便起身到卧室休息,置愣在客厅里的李清泉于不顾。他是有意让他体味。这番话,让李清泉咀嚼了许久。
第一章 不寻常的故乡情结(7)
李清泉觉得,这似乎是自己仕途人生第一课……
下山途中,李清泉又给姜小鸾发了一条短信:姜书记,我们从另外一条路下山,是那条老路。特此禀报。姜小鸾很快回复道:走老路,正如我所料。我已在山下恭候,接头暗号照旧。
通往步云山主峰云顶共有两条路。东路通往翠湖市区,西路通往滴水县境内的翠湖经济开发区。张若愚每次独自回乡登步云山,总是从东路登上云顶,然后从西路下山,途经翠湖经济开发区直接返回省城,从未改变过行程,也从不在翠湖市停留。其中的原因,李清泉始终没有搞明白。
但是,有一点李清泉心里清楚:翠湖经济开发区里的一个项目是张若愚挥之不去的一个心病。
张若愚担任翠湖市委书记时,提出了“打开山门,招商引资,构建翠湖对外开放大格局”的口号。之所以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是张若愚对国内外经济发展大势及翠湖实际进行深入研判后,选择的一条出奇制胜的路径。从国际层面上看,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剧,地球村正在悄然形成中;从国内层面上看,各地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争先恐后局面席卷东南西北。作为市委书记,他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翠湖市是座山城,所辖区县均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论工业,城区内的企业大多是从建国初期的铁匠炉、马车铺之类的小作坊发展起来的,规模不大,产品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自然低下。论农业,种植业品种单一,祖祖辈辈只会种玉米、播高梁。老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政府的国库里更是空空如也,捉襟见肘。翠湖这个拥有三百六十万城乡人口的城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